在细微事物敏感期里,那些细小的事物在孩子的眼里是无比新奇的,总能给他带来数不尽的乐趣.这种对细小事物的观察其实也是孩子观察能力的开端.因此在这个时期,父母要理解孩子,不要刻意阻止孩子对细小事物的关注,并且要有足够耐心去欣赏孩子的可爱举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一定的自由,让他的观察力得到提升.
1、给孩子创造适当的观察机会.
【父母帮助孩子度过细微事物敏感期】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观察的机会,比如带他一起寻找路边的小蚂蚁洞,并陪着他一起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可以给孩子做一些讲解,让他既能体会到观察的乐趣,还能从中学到知识.
当然,父母创造的这个机会也有要求,就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以及健康.不要让他在车辆经过的路边等地方观察,也要适当控制他的观察的时间,否则就会对他的身体形成伤害.
2、别强行打扰孩子的"观察工作".
孩子的观察在他自己看来,其实也是一种"工作",一种值得他聚精会神去做的"工作".但有许多父母却会在孩子观察某些东西的时候,直接就来打扰他,甚至是阻止他.父母在阻止过程中的训斥、威吓,也许会对他的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所以,父母不要强行打扰孩子的这种"观察工作",完全可以给他一些时间,最后让他自己主动离开.不要去破坏他的认识过程,因为这也是在培养孩子专注的品质.
3、不要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有的父母有这样的认识:既然观察细小的事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那就直接将许多小东西摆在他面前,一个一个让他认好了.这样的方法就是在强制性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种方法,并不一定会引起他的兴趣.因为孩子都是先对某一个小事物产生了兴趣,之后才会积极地去认知这一事物.
4、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让他自己去观察.
对于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孩子来说,大自然是他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进入大自然,去亲身体会并观察事物.
在让孩子接触自然的时候,父母不要提前就给他设定一个目标,也不用一定要让他去认识什么,这样就会阻碍他体验大自然的乐趣.父母要明白,在这一敏感期的孩子,只愿意去观察他感兴趣的事物,所以父母的"针对性教学"也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
5、别随意丢弃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儿.
当孩子对一些小东西格外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去收集.有时候父母会很不理解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因为他收集的东西既没有收藏价值也没有学习意义.
其实,孩子的这种收集行为只是他心智发展的需要.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弱小,但却又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于是他就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同样弱小的事物,甚至会把爱转移到这些事物上来.遇到这种时候,父母不要随便就丢掉孩子的这些小收集品,可以给他找一个小盒子让他专门存放,以此来保护他的这种行为和心理.
6、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小玩意儿.
像小线头、小纸屑等一类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不具有什么危险性的,而孩子又对它们这怎么感兴趣,所以父母可以为他创造一些类似的小玩意儿,让他自由地去玩耍.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这样一来,孩子既体会到了快乐,也更加深了亲子间的感情.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 孩子病毒感染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呀 孩子发烧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 和领导吃饭谁付钱 请女孩子吃饭注意事项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女性有哪些危害 女孩子自位的危害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 吃哪些食物能帮助人长高 吃什么可以快速长高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