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有统计显示,这种情况约占全部产妇的60% 。这种郁闷症状多发生于产后3天之内,即民间常说的“产后三日闷” 。多数人这种现象持续到5—10天以后,上述症状会减轻或消失,所以易被人所忽视 。
值得重视的是,因个体差异、环境等因素,“产后三日闷”有可能诱发较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如果缺乏必要的精神卫生保健,有时会酿成严重后果 。
如除了产妇可能出现自残、自杀外,有时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 。美国就曾发生了一起杀人案:凶手是一位30多岁的产妇,由于患严重的产后抑郁症,竟然下毒手杀害了自己亲生的四个孩子,世人无不为之震惊!有研究认为,产后易出现抑郁症与下列几种因素有关:
激素因素:产褥期妇女体内雌激素和孕酮水平的急剧下降,以及和情志活动密切相关的儿茶酚胺分泌的减少,这是引起精神障碍的重要病因之一 。
性格因素:研究发现,具有内向、多愁善感、爱生闷气的人,比性格开朗、活泼者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情绪 。
疾病等原因:产后易出现的产后发热、尿潴留、神经衰弱、乳汁分泌不足影响哺乳等等,如未能及时治疗,病情迁延或加重时,都是增加抑郁的因素 。家庭失和:平时婆媳、夫妻感情矛盾较多,产后如为小事就发生争吵或冲突,可引起抑郁症候群症状出现 。
尽管产后抑郁情绪多属一过性的,症状不会长期存在,但还是有必要及时对已出现症状的产妇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和劝解工作 。这有助消除焦虑不安等的异常心理 。
那么,在产后要如何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呢?
【“产后三日闷”不可忽视 产后抑郁如何预防】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方法
尽量让身心作好准备,进入母亲的角色 。可借母爱的天赋、通过阅读书刊、讲座、观摩等途径,或从有经验的长辈、医师那里吸取有关生理、育婴、哺乳等育儿知识和技能来调节身心 。同时,还要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病痛防治及安全防范有一些了解,去孕妇学校学习,积极应对产后容易出现的不稳定情绪 。
合理的饮食和休息 。产后要充分睡眠和休息,过度困乏可直接影响新妈咪的情绪 。家人及亲友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让其早睡早起 。如果晚上睡眠不足,可以第二天睡个午觉,保证精力充沛 。制定合理的饮食,少食多餐,合理搭配营养 。
认同母亲角色,增进母子情感的交流 。进入母亲角色,关心、爱护、触摸小宝贝,经常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积极采取母乳喂养,这样可促进母子间的交流和鼓励,消除自认为无能的心态 。
丈夫要帮助照料婴儿并做家务,多体谅新妈咪的情绪变化 。丈夫尽量避免出门,积极主动给小宝贝洗澡、换尿布,并承担其他家务 。小宝贝夜里经常会哭闹,丈夫应该与母子同住一起,帮助照料,避免新妈咪产生委屈情绪 。当妻子出现情绪沮丧时,丈夫多给予同情、支持、爱护和谅解,避免争吵 。
尽情投入,享受运动,有助于振奋精神 。产后多做运动,特别是在心情不好时 。最好选择自己能够尽情投入的享受运动,这样有助于释放不良情绪,让自己的精神振奋起来 。适当的锻炼会让你的心情愉快,也会让你远离疾病,更快地恢复美丽的体形 。
不要把自己完全闭锁在家里 。如果身体没有不舒服,天气较好时可带小宝贝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心情开朗起来 。最好能与好友们在一起,安全度过心理危机期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