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 三 )

  
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 叫做a的绝对值 , 记作:|a|  
(2)求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 0的绝对值是0 ,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表示为:①如果a>0 , 那么|a|=a;②如果a<0 , 那么|a|=-a;③如果a=0 , 那么|a|=0 。  
可归纳为①:a≥0时 , |a|=a(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②a≤0时 , |a|=-a(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  
(3)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 , 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 。即|a|+|b|=0 , 则a=0且b=0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 , 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  
有理数比大小  
(1)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在以向右为正方向的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 ,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 , 负数都小于0 , 正数大于负数;  
(2)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 , 无最大的自然数;  
最小的正整数是1 , 无最大的正整数;  
最大的负整数是-1 , 无最小的负整数  
(3)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 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大数-小数>0 , 小数-大数<0 。  
三、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有理数加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1)同号两数相加 , 取相同符号 , 并且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 , 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 , 并且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  
加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 , 交换加数的位置 , 和不变 ,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有理数相加 ,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 再把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 再把结果与第一个数相加 , 和不变 , (a+b)+c=a+(b+c)  
☆  
(1)同号结合相加(正数+正数、负数+负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结合相加(把相加结果为零的数结合相加)  
(3)几个分数相加 , 将同分母的先结合相加  
(4)将求和后为整数的数先结合相加  
(5)几个带分数相加 , 可将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结合相加  
☆在一个求和的式子中 , 通常可以把“+”省略不写 , 同时去掉加数的括号  
有理数的减法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 , 减去一个数 , 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 。引入相反数的之后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  
四、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  
有理数乘法  
(1)异号两数相乘得负数 , 并把绝对值相乘;同号两数相乘得正数 , 并把绝对值相乘 。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 ,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 , 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 , 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 , 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减),积不变 。a×(b+c)=a×b+a×c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