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国非常重大的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重九节”、“老年节” 。
为什么叫重阳节呢?因为在中国古老的经典《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皆阳,两九相重,所以称为重阳,也叫重九 。因为民间在当天有登高的节日习俗,所以又叫登高节;因为民间有插茱萸、赏菊花的节日活动,所以又叫茱萸节、菊花节;到了现代,又成为法定的“老年节” 。

文章插图
重阳节的形成、发展、延伸,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先秦时代 。《吕氏春秋.季秋纪》中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通过这段文字的记载可以发现,在当时九月农作物丰收的时候,已经有了祭祀天地、祭祖的活动 。另外,重阳这个名词,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屈原《远游》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词句 。到了唐朝时期,重阳节就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每逢重阳节,宫廷、民间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庆祝节日 。
在南北朝时期,有关重阳节的习俗,开始和驱瘟避祸的传说联系了起来 。其中最有名的,普遍被后人所接受的,就是桓景避灾的传说,出自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志》 。
相传,桓景是东汉时期汝南地方的人 。当时在汝河内有一个瘟魔,经常出来害人,很多人因它丧命 。在其中的一场瘟疫中,桓景的父亲和母亲,也被夺去了性命,桓景自己也差点丧命 。后来在乡亲们的热心照顾下,桓景幸运地存活下来 。病愈之后,他决心访仙学道,为民除害,于是,便辞别了父老乡亲们 。
桓景访遍东西南北的名山高士,最后跟随仙人费长房游学多年,小有成就 。在九月的某一天,费长房告诉他:“明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你的家乡会有灾难,你要赶快回去,让乡亲们做绛色布囊,里边装上茱萸,系在臂膀上,登上高处,饮菊花酒,这样就可以免除灾祸 。”
【重阳节的由来和传说 重阳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桓景按照师父说的去做,带领乡亲们登上了高山 。到晚上回去时,看到鸡犬牛羊都已经暴死 。费长房听说了以后,就告诉他,这些家畜已经代人受过灾难了 。从此以后,每到农历九月初九,民间登高避灾的风俗,就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了 。
- 《向风而行》|《向风而行》李雨珩结局是什么 李雨珩喜欢的是谁
- 龙胆泻肝丸能治高血压吗 关于龙胆泻肝丸的副作用厉害吗
- 红薯叶敷面膜的做法 番薯叶的做法大全
- 排毒养颜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女人排毒养颜最好的药
- 乳清蛋白和全脂奶粉哪种好 最好的中老年蛋白质粉排名
- 50岁的人除了跑步快走 老年人的性功能如何维持
- 2岁宝宝怎样吃鳕鱼 一岁宝宝吃鳕鱼的做法
- 35岁去黄美白的护肤品 快速美白去黄的方法
- 每天都想吃辣的 想吐吐不出来吃什么药
- 你在喝醉之后是怎么醒酒的 过量饮酒的穴位按摩解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