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孤独症”要早发现

  
小儿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社会交往、语言动作行为、注意力和感知等多种心理功能发育偏离或发育迟缓,有的在出生数周或数月出现症状,有的2~2.5岁才被发现 。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 。  
孩子发病年龄不同,其症状也有所不同,10个月以下的症状是:喂养困难,如吸吮差、睡眠少等;表情冷淡或无反应,拒绝大人拥抱;不停地哭闹或一点也不哭;对周围环境及人不感兴趣;对陌生人特别害怕;有重复的运动,如摇头、不停地摆头或撞头等;迷恋某些玩具;喜欢一人独处,不愿改变环境 。  
一岁半至两岁的症状是:  
一直不会说话或说话方式异常;不会正常的游戏活动;不合群,不喜欢与同伴玩耍,常茫然凝视空间,开口说话晚甚至倒退,对声音无大的反应;睡眠中常出现夜惊、哭闹不安、多动 。  
如果早发现、早训练,治疗上一般都能取得一定效果 。早训练是指一旦确诊就应尽早地对孩子进行特殊教育训练,包括社会交往、交流训练,行为(如感觉综合失调训练)和言语训练(辨认图画、读书)等,关键是要持之以恒 。  
  
家长如何帮助孤独症孩子  
  
【孩子“孤独症”要早发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