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什么是晚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怎么办?其实,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 。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 。又称产褥期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发病率的高低与产前保健及产科质量水平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  
病因  
1.剖宫产术问题  
剖宫产术处理不当,致子宫切口裂开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  
2.子宫收缩乏力  
①全身因素 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或麻醉剂等 。②产科因素 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弱;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病、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  
3.子宫过度膨胀  
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 。  
4.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  
5.软产道裂伤  
子宫收缩力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或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软产道组织弹性差均可造成软产道损伤至失血过多 。  
6.凝血功能障碍  
原发或继发凝血功能异常可引起产后出血 。  
临床表现  
1.胎盘残留  
第3产程处理不当,过早牵拉娩出胎盘,如有大块胎盘缺损或副胎盘残留在宫腔内而未能及时发现,残留的胎盘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机化,形成胎盘息肉 。当其坏死脱落时,其基底部血管破裂出血 。  
临床表现常为红色恶露时间延长,反复出血,甚至突然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多发生于产后10天左右 。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复旧不全,宫口松弛,有时可见残留组织堵塞宫口,患者可伴有发热 。  
2.胎膜残留  
【晚期产后出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红色恶露时间过长,大出血少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