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孩子吸入的东西五花八门,按性质分为植物性吸入和金属性吸入 。植物性吸入包括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而金属类吸入物则五花八门 。据医生说,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生误吸的比例很高,90%误吸者死于植物性吸入 。
根据孩子表现的症状,可以判断孩子是否误吸 。例如,孩子进食时突发地咳嗽或窒息,继而出现喘息、呛咳和喘鸣;健康、无发热的宝宝突发呼吸困难并伴咳嗽、窒息、喉鸣和喘息 。
家长或幼儿园的老师或保姆在带孩子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可能导致误吸的危险因素:
1、易哭闹的小孩;
2、喜欢把东西放入嘴里的小孩;
【谨防“误吸” 影响宝宝的健康】 3、在咀嚼时喜欢说话,笑甚至奔跑的小孩;
4、家长有时给孩子他们没料到不能嚼烂的食品;
5、幼小的小孩,因为没有臼齿,咀嚼能力较差 。
如果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误吸,可以参考以下现场急救措施 。
家长可以用大拇指顶着宝宝剑突部位(胸廓下部正中凹陷处),施以短暂有力的撞击刺激 。但是不建议家长将孩子倒拎过来拍其后背,防止异物因此举上行游走至声门处,发生窒息危险 。此外,发生误吸后千万不要让孩子平躺或斜躺,要保持竖立位 。
一旦发现食物误吸或可疑食物误吸时,有条件者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专家提醒家长,婴幼儿吃东西时一定要保持安静,像米、瓜子等常见的坚果类零食,食用方式不当,也可能发生误吸,因此,照看者应注意孩子吃完东西后的各种表现,防止将误吸当成肺炎诊治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