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真伪:胎教究竟是科学还是误导( 二 )

  
反方:“胎教”一词造成老百姓的误解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牛凤岐教授是在国内医学超声界身兼十几项职务的著名专家 , 声波医用的安全有效性一直是他深为关注的问题 。他认为 , “胎教”这个词一开始就“叫错了” 。“胎教”作为一个术语本身是不科学的 , 因为胎儿不可教 。  
“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其专属的定义 , 一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 , 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二是指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 。  
牛凤岐教授说 , 作为常识人们都知道 , 新生的婴儿是没有意识的 , 跟他(她)说什么都是“白费口舌” 。对胎儿更不必说 , 因为他(她)们不仅没有意识 , 而且连真正的“听”都不具备 , 如何“教”法?对“教育”一词 , 人们有既定的、约定俗成的认识 , 称“胎教”只会被理解为对胎儿的教育 , 而这种误解是由提出者和倡导者的误导造成的 。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朱宗涵大夫对“胎教”的概念也提出了的疑问 , 教育的内容应和婴幼儿发育的成熟程度相适应 , 但“胎儿发育的成熟度决定了它接受不了音乐、语言等教育”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责任编辑:河南健康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