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观点
起跑线"抢跑"PK静心等花开
为什么会存在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在采访人员调查的近20名家长中,不少人认为,压力都是一级一级传导的,由社会传给父母,父母传给孩子,中学生传给小学生,小学生传给幼儿园孩子 。尤其是高考 "指挥棒"的存在,让许多家长不敢有丝毫松懈,如果让孩子输在幼儿园这条起跑线上,那就有可能步步皆输 。
家住郑州的闫先生,女儿今年4岁,当别人问起女儿在哪所幼儿园时,他总是很骄傲地回答:
在一家双语教学的幼儿园,而且幼儿园还举办了很多兴趣班,比如奥数、英语等 。就在今年上半年,闫先生还给女儿报了英语兴趣班 。
那么,对有关部门禁止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闫先生表示,"我也知道小孩子在幼儿园应该以玩为主,但是提前让孩子学点英语,培养她对英语的兴趣,到上小学时容易跟上课程 。"说到此,闫先生还列举了哥哥的例子 。哥哥是一名教师,对儿子打小的教育方式就是"宽松型"的,从来没报过兴趣班,但现在孩子上初中了,学习成绩跟不上去 。
这件事对闫先生触动很大,他更不敢放松对女儿的"教育"了 。
对此,王先生持反对意见,表示不赞同幼儿园"小学化" 。王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 。
在她5岁多时,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有些就被家长转到学前班去了,这些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再有一年就要上小学,在幼儿园里也"学不到什么了",所以要让孩子提前进入学前班,进行正规小学生活的预演 。
而王先生却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静心等花开的过程,需要给他们无限的耐心和成长空间 。孩子在四五岁到七八岁这个年龄段,身体和心智发育都非常迅速 。
五岁多,让孩子数数或背乘法口诀,孩子会感觉很难,但当孩子到六七岁时,就能很容易理解并背诵、使用了 。而学前班就是"小学化"的延伸,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才不至于事倍功半 。
在王先生的坚持下,孩子没有上学前班,又在幼儿园度过了快乐的一年 。王先生说,现在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丝毫看不出比那些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差 。
科学实验
尊重成长规律孩子飞得更高
幼儿园到底有没有必要 "小学化"?"小学化"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幼儿教育教研员刘振民给采访人员讲了一个著名的"双胞胎"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让一对双胞胎练习爬楼梯 。
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 。
另外一个实验对(代号为C),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9周,C只练了2周 。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9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 。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9周的T好:
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
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刘振民说,这个著名的实验,已经能很好地证明问题了,幼儿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适应环境、建立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幼儿阶段的主要学习方式应是在游戏中学习、体验中学习、操作中学习,而不是端坐静听式的学习 。而"小学化"的主要危害是: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牺牲孩子的快乐发展,造成厌学、挫败感 。
- 在山上遇到会动的铁丝不要碰有毒 经常吃生鱼片要驱虫吗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给宝宝要不要贴退烧贴呢 退热贴腋下动脉位置图
- 不要做什么职业 心律不齐不能做什么运动
- 发烧捂被子里出汗这种治疗方式科不科学 发烧要不要盖被子捂着
- 脸上长的痘痘到底能不能挤 软的囊肿痘痘要不要挤
- 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就会痊愈了吗 糖尿病足不要经常走路
- 这8种水果晚上最好不要吃 晚上吃一斤樱桃会胖吗
- 阳了|阳了之后要不要发朋友圈 阳了为什么都喜欢晒朋友圈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