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说过手足口病,但是却并不知道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造成的,也不知道传播途径都有哪些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感染能力,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疾病,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那么,到底什么是手足口病呢?
什么是小儿手足口病?有什么特点?
手足口病是发生在小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来的,常发生在4~7月份,3岁以下的儿童较多见,可在一个家庭中散在发病,也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学校集体发生流行 。
发病初期,患儿可有发烧、口角痛、嗓子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 。
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和口腔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疱疹内为微混浊的液体 。由于疱疹为本病主要表现,而且多集中在患儿的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因此,称为手足口病 。
由于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 。多数患儿在3~4天后,疱疹可自行消退,也不脱屑而痊愈,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或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 。
小儿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由于这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没有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采取下述治疗措施:
①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等 。
②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
③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易于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饭后漱口 。
④局部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
⑤当小儿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
一般1~2周可以自愈 。
如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内流行时,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小儿隔离,将玩具用消毒液消毒;健康儿可以口服板蓝根冲剂以预防 。
中医是偏向于治本
1、普通型(心脾积热):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其中口舌疱疹色红,疼痛剧烈,患儿流涎较多,纳差,不能进食,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中医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药物:
大黄3克,黄芩6克,黄连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
2、普通型(湿热交阻):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口舌疱疹色暗红,疼痛不剧,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红,苔白腻或稍黄腻 。
【到底什么是手足口病呢】中医治法:辛开苦降,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
药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黄芩6克,黄连2克,干姜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
3、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皮疹,高热,无汗,烦躁,嗜睡,烦躁,易惊,或伴肢体痿软、瘫痪,舌红,苔白腻或黄腻 。
中医治法:清热化湿,镇肝熄风
方药:风引汤加减
药物:
大黄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滑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白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干姜3克,桂枝6克,甘草3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
4、重症加减方案:热势较盛,加用羚羊角粉;肢体阵挛重,加用薏苡仁、地龙、木瓜;便秘减赤石脂,腹泻减大黄,减生石膏用量,加用升麻、葛根;肢体软瘫,加用鲜地龙、秦艽、威灵仙、丝瓜络(湿热条辨方);后期热退减石类药物,益气养阴清热通络 。
温馨提示,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很好的避免手足口病的发生 。让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的避免手足口病的传播,防止儿童被感染 。此外,平时要保证水果等含维生素多的食物的食用和充足的睡眠,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不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一丝机会 。
- 眼睛里面长了个白色肉疙瘩是怎么回事 眼睛下面长白色疙瘩粒
- 咳嗽无痰吃什么药 一直咳嗽没有痰不见好怎么办
- 春天女人适合喝什么茶最好 春天补气血喝什么汤最好
- 《向风而行》|《向风而行》李雨珩结局是什么 李雨珩喜欢的是谁
- 排毒养颜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女人排毒养颜最好的药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每天都想吃辣的 想吐吐不出来吃什么药
- 眼部长脂肪粒用什么药膏涂可以治疗 眼部长脂肪粒什么样子
- 肾阳不足上热下寒吃什么食物改善 肾阳虚吃食物什么补最好
- 你在喝醉之后是怎么醒酒的 过量饮酒的穴位按摩解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