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1.是普通的黄疸还是母乳性黄疸,要怎么去判断?  

如何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文章插图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4~7天会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一般宝宝精神状况良好,吃奶正常,体重有增加,无溶血或贫血表现,这个就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一般持续3~4周后就会逐渐消退,因为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时,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现象 。  
宝宝患有母乳性黄疸,需要暂停48小时母乳喂养,然后就可以恢复,如果恢复母乳之后,黄疸再次加重,可以再次停喂1~2天,很大一部分宝宝经过2-3次这样的过程 。对于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要注意及早开奶,保证奶量,并且严密监测胆红色变化,及时发现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  
另外,在暂停母乳的时候,宝妈们一定要坚持用吸奶器吸出母乳,以保证母乳的分泌 。小编觉得在停母乳的这一周内,我没有干别的,就是在冲奶粉、喂奶粉、吸母乳了 。反复发作的黄疸,母乳喂养不够的原因更多,关注母乳喂养 。病理性黄疸,一个月都不退,反复发作,程度严重,就要看医生,适当用药 。更严重的如血型不合之类,住院治疗 。  
【如何确定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主要特点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表玑出黄疸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出生后3-4天)和迟发型(出生后6-8天) 。母乳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要区分开来通常情况下,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宝宝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但是,母乳性黄疸有所不同,母乳性黄疸的主要症状是母乳喂养会加重新生儿黄疸,或者减慢黄疸的消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