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六大误区 感冒药吃过量会怎样

今年年初,上海市民梅女士出现了头痛发热的症状,心想着上医院麻烦的她决定自行服药 。  
于是她每天服用4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并且一吃就是9天 。  
梅女士之所以如此信任自己的判断,是因为这不是她第一次自己服药了 。  
她说,自己过去发烧时吃泰诺林,不发烧时吃泰诺的感冒药,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吃药准则” 。  
但谁知道,屡试不爽的“准则”在这次遭遇中失灵了,甚至差点夺走了她的性命 。  

感冒药六大误区 感冒药吃过量会怎样
  
文章插图  
梅女士的感冒没有好转,反而引发了爆发性肝衰竭,出现了肝昏迷,生命悬于一线 。  
随后被紧急送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抢救,重症病科王主任介绍说,梅女士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了神志恍惚、意识模糊的症状,情况十分危急 。  
经检查发现,  
【感冒药六大误区 感冒药吃过量会怎样】梅女士的查谷丙转氨酶数值超过了17000μ/L(正常值应该在45以下),说明整个肝脏都处于坏死状态 。  
同时其凝血酶源时间为31.8秒,也远超12秒的正常值 。  
所幸,经过救治团队的不懈努力,梅女士的转氨酶奇迹般得跌至5000μ/L,各项指标也逐渐趋于正常 。  
其后,问到为什么吃感冒药会引发爆发性肝衰竭,王主任解释:  
“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是解热镇痛的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随着服用剂量的增加累积,会对肝脏产生损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每天服用的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不得超过2000毫克 。”  
看来,感冒药还真不能乱吃呀~  
最近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感冒人群也多了起来,小棠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感冒药使用误区,希望大家吃对感冒药,当然啦,能不生病就最好啦~  
| 感冒药六大误区  
1. 吃药不能预防感冒  
没有任何药物能预防普通感冒,感冒也不行!  
最好的预防手段还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室内通风、保证睡眠、饮食均衡、经常锻炼,另外还要记得勤洗手~  
2. 吃维C不能预防感冒  
大剂量的维C有可能具有一定预防感冒的效果,但是大剂量的维C也同样有中毒的风险 。  
3. 感冒药不要混着吃  
有的人会想:几种感冒药一起吃也许能好得更快一些 。  
这种想法很荒唐也很幼稚,要知道感冒药成分复杂,随意混搭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 。  
4. 不要自己增加药量  
梅女士的例子就在上文,很多人单纯的觉得增加药量能够加速痊愈 。  
事实上,感冒是有固定病程的,吃不吃药都需要一周左右的恢复时间,增加药量反而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  
5. 开车前,不要吃含抗组胺成分的感冒药  
抗组胺是很多感冒药的常见成分,主要用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是它有一个副作用——嗜睡,所以开车前尽量别吃 。  
6. 四岁以下儿童不建议吃复方感冒药  
美国儿科学会以及多国的主流学术届都曾经明确指出,不建议四岁以下儿童吃复方感冒药,原因是没有证据显示这类药物对孩子来说是收益大于风险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