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四 )

  
辽宁省博物馆:云龙人物纹转心象牙球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文章插图  
镂雕祥云缭绕,十余条健龙或藏头露尾、或藏尾露首穿行于云层之间 。大球内分层透雕二十一个小球,球球相套,层层能转,满地纹饰 。三节台柱,上为六层透雕小象牙球,纹饰同顶上之大象牙球;下为透雕卷草云龙四足座,座上雕人物顶柱状承盘,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雕刻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广东省博物馆:千金猴王砚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文章插图  
千金猴王砚为三大名砚之首,长25.5厘米,宽17.6厘米,长方形,质地细腻温润,娇嫩如小儿肌肤,砚堂内有大片鱼脑冻(石品花纹的一种),四周以火捺等色彩环绕,形成一只蹲着的猕猴图案,甚至眼、鼻、嘴和前足都清晰可见,非常逼真,所以由此得名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翔鹭纹铜鼓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文章插图  
这是西汉时期的金属器,入土时胸腰已截开,胸部饰羽人划船纹六组,船形两头高翘 。该墓部分器物带有明显的滇文化色彩,同时出土的还有中原汉式器物,如六博棋盘和铜跽坐俑等,既反映了西南各民族人民的创造才能,也体现了当时他们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 。  
海南省博物馆: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文章插图  
青白釉花口凤首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白中泛青,看起来很像青白玉 。口部为四瓣花图案,象征凤冠,径部被装饰城凤首形状,凤首后部呈钩状,恰似凤凰的羽毛 。此凤首瓶是中西方文化进行交融的一件产品,将东方的韵味与西方的装饰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一件不可多得瓷器珍品 。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古兰经》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文章插图  
手抄描金《古兰经》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名阿訇捐赠的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  
宁夏博物馆:鎏金铜牛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文章插图  
鎏金铜牛是西夏时期的一件青铜器,它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 。这件青铜铸造的牛屈驶而卧,体态健壮,比例匀称、造型逼真、个体硕大 。铜牛中空,外表通体婆金 。制作时需要将冶炼、模具雕塑、浇铸、抛光和姿金等工艺集于一体,反映出西夏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西夏艺术品中的珍品 。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文章插图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  
不过马蹄所 踩的飞鸟,也有不同的认识,有“飞燕”说、“乌鸦”说、“龙雀”说、“飞隼”说、“飞鹰”说、“鹰鹞”说等等 。  
青海省博物馆:铜鎏金观音造像  
中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科普产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