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生命的火种历经千年仍然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 。 相爱的二人成家立业 , 繁衍后代 , 半辈子的柴米油盐 , 这是很多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 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子嗣的繁衍 , 甚至孔孟之道里认为“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 , 可见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
文章图片
不论贫富 , 家中添人丁都是大事、喜事 , 是值得祝贺的 。 但是古人对待孩子出生的月份却有讲究 , 认为“有福生六月 , 无福生腊月” , 而这月份与孩子的福气有何关联?很多人认为这没有道理 , 但其实这与古人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 。
生活困苦 , 养子难成
“有福生六月 , 无福生腊月” , 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 , 古时候的人们认为生在六月的孩子是有福气的 , 而生在腊月的孩子就会很困难 。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观念呢?这其实是由百姓艰难的生活处境所导致的 , 现实的残酷通常无法遂人愿 。
文章图片
孩子出生 , 喜从天降 , 本是德门生辉的一件事 , 可是这情况对于达官显贵与贫苦百姓来说则是大有不同的 。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贫富差距大 , 有的富贵家族代代兴旺 , 子嗣人丁不断 , 但是对于清贫的老百姓而言 , 在喜之外还有忧 。
文章图片
古时候的社会所推行的是农耕经济 , 寻常的农户家庭 , 一年忙忙碌碌劳作 , 都是为了有一个好收成 , 能解决家庭的温饱 。 但是遇到战乱和天气突变 , 那一家人的生活都是难事 , 更不用说刚刚出生需要营养的孩子 。
文章图片
但是一年四季之中 , 生于六月的孩子则更好地存活 , 六月果物丰收 , 家中不用过多的担心粮食的问题 , 孩子能够补足营养好养活 , 所以古人认为这六月的孩子是有福的 。
文章图片
但是生在腊月的孩子却不同 , 寒冬腊月之中 , 家中的温饱都靠存粮 , 只是在勉强度日 , 对于产后的母亲与孩子来说都是不足够的 。 其次 , 腊月天寒地冻 , 古时候人们只能生柴火来保暖 , 常常要忍受寒风的侵袭 , 那样的日子则是非常难熬的 , 于是人们就认为腊月生的孩子没福气 。
福气有无 , 在于品行
古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观念 , 是由恶劣的生存环境所导致的 。 这样的福气之所以不关乎孩子自身 , 在于外界的因素 。 但是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 , 人们的生活得到好转 , 这样的观念已经不再适用 , 家中孩子的福气终究所依赖的还是个人的品格 , 毕竟在社会上生存 , 成事在人 。
文章图片
即使家中富甲一方 , 但是所出之子游手好闲 , 无恶不作 , 最终把家底挥霍败光 , 这样的孩子也是没有福气的 ,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败家浪子 , 仅凭一人之力就将祖上积攒数百年的功业毁于一旦 。
文章图片
房玄龄是大唐的一位名相 , 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成就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 被世人敬仰 , 自然也获得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 。 但是其儿子房遗爱却没能继承父亲的大志向 , 整日无所事事 , 对待政局没有自己的考量 , 被人策反发动政变 , 死于乱局之中 , 年纪三十二岁 。
文章图片
一个家中孩子的福气有无 , 关键在于后天养成的道德品行 。 一个人的出身是无法决定的 , 但最终能有什么作为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 勤劳奋发 , 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能力 , 这样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 , 即使出身于穷苦家庭之中 , 也能获得世人的尊重 , 成为他人眼中的“有福”之人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