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颋颋博士:父母是孩子的大本营,空间育儿法让你轻松当父母,从容教孩子

学校因为疫情管控的原因宣布开学延迟 , 孩子需要在家上网课 , 自行学习并完成相关课后作业 。   
短短一周时间过去了 , 很多家长朋友已经抓狂 。   
邻居豆豆妈妈就说:“本来寒假刚过完 , 正要开始收心回归校园 , 结果学校去不了 , 娃在家跟着网课学习 , 她一边听课 , 一边抠橡皮 。 课听完后 , 作业也不及时完成 , 被老师在群里艾特很多次后 , 才慢吞吞去做 , 我让她好好学习 , 她还发脾气 , 觉得我管多了 。 我真是被气死了 , 差点就要动手了 。 ”  
我深有同感 , 因为我也面临一个同款调皮、不好好学习的孩子 。   
我相信很多爸爸妈妈 , 面对这种现状 , 都会愤怒上火 , 轻则对孩子吼叫 , 重则打骂孩子 。   
事实上 , 当我们对着孩子一通责打后 , 看到孩子哭泣、懊恼又难过的样子 , 我们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 会后悔自己的言行 。   
然而 , 当类似的情景再次出现时 , 我们依旧会重蹈覆辙 。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亲子教育的知识 , 还是不会跟孩子好好相处呢?  
刘颋颋博士:父母是孩子的大本营,空间育儿法让你轻松当父母,从容教孩子  
文章图片  
这或许验证了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刘颋颋博士对此提出:很多父母都误解了 , 认为有知识和技巧就可以养育孩子 。   
即便我们学会再多的沟通方法和技巧 , 一旦跟孩子发生冲突 , 我们还是不能很好地处理 。   
问题的本质就在于 , 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   
刘颋颋博士在《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一书中说道:“父母是孩子的大本营 , 只有大本营的空间足够丰富稳定 , 孩子才可能从这里出去 , 去往更远的地方 。 ”  
刘博士给广大父母提出了一个养育理念叫:空间育儿法 。   
父母和孩子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 又能彼此容纳 。   
要学好空间育儿法 , 书中教会我们这三件事 。   
刘颋颋博士:父母是孩子的大本营,空间育儿法让你轻松当父母,从容教孩子  
文章图片  
01父母整理自己的内在空间和养育孩子的空间  
精神分析学家比昂说过:容纳和被容纳者是精神分析的元素之一 。   
有了容纳 , 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容器 。   
心理学家发现 , 每个人的内部世界都有一个“容器” , 它可以容纳或拒绝容纳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活动 。   
打个简单的比方 。   
一对夫妻打算要孩子的时候 , 就会给新生命在家里腾出一块地方比如婴儿房 , 玩具房等 。   
这就是养育孩子的空间 。   
同理 , 夫妻的内心也做好养育孩子的思想准备时 , 他们的内在空间也会建立完毕 , 才能更好地接纳孩子的降临 。   
如果父母生活的空间已经逼仄 , 自己还不打算孕育孩子 , 这就是没有准备好 。   
刘颋颋博士:父母是孩子的大本营,空间育儿法让你轻松当父母,从容教孩子  
文章图片  
如果在这种空间没有整理好的情况下 , 有了孩子 , 父母就很难拥有良好的养育状态 。   
说白了 , 孩子应该是夫妻有备而来的、爱的产物 。   
父母要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 , 整理好自己的内在空间 , 才更有希望成为合格的好父母 。   
但是整理内在空间并不容易 ,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和人生经历 , 会让内在空间复杂多变 。   
有些父母自己是学霸 , 成绩优异 , 学习努力 , 但他们的孩子成绩平平 , 这时父母就会失望 , 觉得孩子差劲 , 一点也不像自己 。   
真相往往是另一种 。   
也许这些学霸父母 , 从小也不爱学习 , 只是迫于他们父母的压力 , 或是其他原因 , 硬着头皮 , 当了乖孩子 , 好好搞学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