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孩子的情绪需求】许多父母曾经验到一两岁左右儿童的难以管教 , 其中最明显的行为就是黏人 。在儿童发展阶段中 , 这种情形称之为依附现象 。如果照顾者能随时注意到孩子的身心需求 , 例如饥饿、疲倦、害怕、孤单 , 并且适当地给予满足 , 对于孩子的依附需求及行为都能有耐心地回馈反应 , 孩子便能顺利完成这个阶段的情绪发展任务 , 在生活中充分发展出独立自主的行为模式 。
1.不满足的孩子适应困难
假如照顾者一直都没办法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照顾者更换频繁、或是照顾态度不一致 , 孩子往往就没有办法顺利建立对人的信任和安全感 , 可能部分孩子会导致对于分离情境、新环境的适应有较高的焦虑及其情绪困难 。
例如:初生的婴儿每次入睡都需要父母亲的拍哄摇晃 , 然而在父母的足够照顾下 , 婴儿便渐渐学到让自己入睡的方法 , 并不是说他们一觉到天明 , 而是他们在睡眠中断醒来之时能够自己翻几个身、摸摸熊宝宝就再度让自己入睡 。反之如果父母未能提供足够的照顾 , 饿了没人喂、哭了没人抱 , 孩子就没有足够机会学会自我安抚情绪的能力了 。
2.不要太快下评论
充分满足孩子的情绪需求之外 , 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表达情绪 , 喜怒哀乐、恐惧害怕都是情绪 ,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 , 孩子应该有机会经历表达 , 才可能进一步去管理调整 。
许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不肯或不能讲出自己的心事 , 这些父母应该注意一下自己聆听的态度 , 不要太快就给孩子批评或建议——“真丢脸”、“你应该……”、“你不应该……” , 父母要尽量以中性、接纳的态度了解孩子 , 否则孩子如果觉得父母“跟他说就一直啰嗦!”或是“他们只会叫我好好念书!”当然孩子就不会自找麻烦 , 找父母说话了 。
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你的陪伴、你的拥抱、你的卫生纸 , 等到平静下来时给他一些鼓励……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验各种情绪 , 有空间、时间接纳他的情绪 , 尝试自我调整以及自我激励 , 这是亲子情感互动的基本要求 。
3.引导建立自主能力
在情感发展过程中 , 孩子的自发性是很重要的 。所以除了尽量满足他的各种情绪需求外 , 父母应该鼓励他逐渐增加他在情绪处理上的能力 。
例如一个一岁的幼儿跌倒哭泣 , 父母通常会立刻抱他安慰他;能力稍进一步的孩子 , 父母可以只用语言来安慰 , 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能力更好的小孩 , 父母可能可以等一等 , 在他哭泣停止之后再给予口头鼓励 。
在这一系列渐进的处理过程中 , 父母扮演的角色渐渐变轻 , 孩子则愈来愈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情绪 。父母过度保护或过分放任都不是好方法 , 根据孩子能力 , 给予适当的协助及鼓励 , 才会给孩子有机会成长发展 。
本文摘自《婴幼儿养育指南》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摇篮网发表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
- 《向风而行》|《向风而行》李雨珩结局是什么 李雨珩喜欢的是谁
- 龙胆泻肝丸能治高血压吗 关于龙胆泻肝丸的副作用厉害吗
- 红薯叶敷面膜的做法 番薯叶的做法大全
- 排毒养颜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女人排毒养颜最好的药
- 乳清蛋白和全脂奶粉哪种好 最好的中老年蛋白质粉排名
- 50岁的人除了跑步快走 老年人的性功能如何维持
- 2岁宝宝怎样吃鳕鱼 一岁宝宝吃鳕鱼的做法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35岁去黄美白的护肤品 快速美白去黄的方法
- 每天都想吃辣的 想吐吐不出来吃什么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