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父母需要知道的事情——到新生儿科探望孩子( 二 )

  
再说了,哪个医生护士跟孩子有仇?新闻里讲的医院里虐待婴儿最终都被证明是假的或者误解 。可以说,医生护士在这上面虚耗了大量的精力 。有没有发生过意外损害、用错药?当然有,是人就会犯错 。建议家长们多花些心思为孩子尽力,而非查找医院的失误,行业自有规范 。我收到过家长为孩子写的诗和文章,有家长为孩子录制音乐,但是太少太少 。  
更不用说病情危重或结局不佳时,有的家长完全不顾及病房里其他孩子的安危,怀疑一切并在病房大闹,让我们害怕 。少数人的破坏性行为足以影响整个群体 。  
三、外国人实在是少,少的可怜 。国人实在是多,多的吓人 。  
我们病房有80-90个婴儿,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婴儿有两个人来探视,就是近200人,就算只来一半,也有近100人 。这种盛况,只有菜市场可比 。感染不增加才是怪事 。国外进ICU既不用穿隔离衣也不穿鞋套 。国内要是不穿鞋套,我敢说不出一周,那地板就会被踩的跟大马路一样脏 。  
四、孩子是来治病的,不是旅游观光 。  
如果口袋里只有30块,还是去世界著名餐厅麦氏或肯氏吃个Combo实惠,别去The Bund喝咖啡了 。欧美有些NICU都是单间,一应设施样样俱全 。国内其实也有,在一些高级的私立医院 。硬要花公立医院的钱,获得私立医院的服务,是不可能的 。还是不要跟国外比,好好想想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做到最好 。  
家长只是关注自己有没有可能看到孩子,而我们需要考虑服务的改进所需要的场地、人员、设施 。没有社会和政府的投入,一切都是梦话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安全问题 。所以要互相理解和支持 。  
前面说的是一些实际问题,可能很多人以为我反对开放NICU 。恰恰相反,我一贯支持父母能来NICU自由探视孩子,致力于建设人性化早产儿家庭式病房(Infant-friendly) 。但是,解决问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 。我们已经开始如下措施:  
1、可以来抱乳:适合能离开暖箱和治疗设备,病情稳定,能自己吃奶的婴儿 。家长可以来病房门口登记预约 。目前工作日下午每天可以接待8-10名家长 。要知道我们病房本来就不够用,专门拿出来一间做这个,我们还在想办法扩容 。而且这绝对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家长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不知道背后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承担的风险 。  
2、可以来做袋鼠护理:适合位于暖箱内不会自己吃奶的早产儿,病情稳定 。开放有限,需要预约 。因为每一个妈妈过来做袋鼠护理,我们需要至少派1名护士全程陪同 。  
3、危重症可以来探视:一般根据病情需要,主治医生会约家长来探视,没有固定的时间 。  
4、每周1、3、5进病房探视:我们在逐步延长探视时间和开放的范围 。这需要逐步投入人手,前面说了,如果一下子完全开放而缺乏管理,病房就会像菜市场一样 。循序渐进,同时加强管理,就会避开风险,不影响孩子的治疗 。  
5、每周固定的病情询问的时间:这是我们传统做法 。最终希望通过开放病房探视,取消这个方法 。  
6、微信推送婴儿讯息:目前主要推送奶量、体重,每周可以发送一张照片 。会慢慢细化内容 。  
7、视频探视:我们可以提供,但是家长不喜欢这种方式,因为看不清 。孩子离开父母的确令人心痛,改进是无止境的 。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议,可以告诉我 。能做的,我们一定尽力去做 。做不到的,请大家原谅 。  
【早产儿父母需要知道的事情——到新生儿科探望孩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