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关注“老糊涂”】人口老龄化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社会课题,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已由1949年的35岁增加到1985年的70岁左右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1000万人,20年后将达到总人口的20%以上,到2025年老年人将接近3亿人 。因而,老年人的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智力障碍(即老年痴呆症)、脑梗塞后痴呆和其它十几种引起痴呆的常见疾病的防治已成为临床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
老年痴呆亦称阿尔采木病,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为5—10%,80岁以上则高达20%—30% 。它不像脑梗塞后痴呆发病有明确的时间性,容易引起家人注意 。老年痴呆病人多在50岁左右发病,但因渐渐起病而不为家人所注意,病程发展缓慢,记忆认知障碍逐渐加重,伴有言语、视空间功能、性格及情感障碍 。在早期阶段,病人常有近事遗忘和性格改变 。
用过的东西随手即忘,判断能力下降,不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判断,对工作及家务劳动漫不经心,言语空洞,找词困难,唠叨赘语,情感淡漠,常有多疑 。性格的改变在老年性痴呆症中最为常见,病人变得主动性不足,孤独、自私 。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人缺乏热情 。易因小事而暴怒,无故打骂家人;缺乏羞耻和伦理感,不注意卫生,重者有性本能亢进,并可有违法行为 。
在第二阶段,病人可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如失语、失认、失用等 。烦躁不安,不停走动,偶尔尿裤 。随后,理解、判断、计算、智能诸方面全面下降,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甚至在自己家中也走错房门,以致不能工作和操持家务 。最后直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发音含糊、口齿不清,言语杂乱颠倒 。
另外,老年性痴呆还可出现多种精神病症状,包括常见的妄想、幻听、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 。老年痴呆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一般人所认为的年老后出现“老糊涂”不是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尽管记忆、思维能力在敏锐程度上随年龄而变化,但是记忆丧失和认识损害并不是正常老年人的特征 。
近年来,医学界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在遗传学、免疫学、病毒学、毒理学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病因探讨 。目前,治疗老年痴呆症已经可以通过综合性手段进行诊治,应用药物调整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神经机能,减轻临床症状,从而达到延长病人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能力,减轻家庭精神负担,缓解家庭矛盾的目的 。
『*文章,转载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怎样提高胰岛素的分泌 吃什么可以分泌胰岛素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