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管,长大不变坏?有的孩子管来管去,反倒出问题( 二 )

】2、了解婴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  
3、恰当回应孩子的需求  
4、增强照顾者自身的安全感  
婴幼儿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与照顾者的依恋关系!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管,长大不变坏?有的孩子管来管去,反倒出问题  
文章图片  
?学龄前儿童  
学前龄儿童是指3到6岁的孩子 , 埃里克森理论表明 , 孩子进入3岁是进入社会心理发展第二阶段的尾声 , 任务是“自主对羞耻与怀疑” , 4岁时进入第三阶段 , 任务是“主动对内疚” 。   
这个阶段 , 对于孩子最大的挑战是 , 既要保持婴儿期延续下来对父母的安全依恋 , 同时使自己变得更独立 。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8条家庭规则是:  
1、说话要简洁  
2、学会等待  
3、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先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4、问题出现后 , 帮助孩子寻求解决的办法  
5、养成收拾的习惯  
6、不要嘲笑  
7、帮助孩子进行反思  
8、凡事要保持冷静  
这8条家庭规则 , 如果在这个时期引领孩子切实做到 , 对于孩子一生都会很受益 。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 儿子在学龄期时 , 总觉得他还小 , 并没有特意要求他将玩具等收拾归位的习惯 , 总是我来代劳 , 总以为孩子大了自己会收拾 , 等孩子10岁了才发现他已经变“懒”了 , 而且习惯性地将东西乱扔 , 因为在他的认知中 , 自然有妈妈来收拾 。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管,长大不变坏?有的孩子管来管去,反倒出问题  
文章图片  
?学龄儿童  
对于学龄儿童来说 , 每个家庭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状况 , 但往往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 比如:  
孩子明明感觉很聪明 , 考试却总是考不好;  
小学阶段 , 女生的学习总比男生好 , 但上了初中 , 却往往不如男生 。   
孩子学习忽上忽下 , 粗心大意  
孩子的主动学习不强等等问题  
这里有三个学习公式:  
公式1:学习成效=f(学习能力*学习动力)  
公式2:学习动力=f(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  
公式3:附属内驱力=f(吸引的需要*抗争的需要*报复的需要*消极的需要)  
第三个公式可能看起来比较费解 , 它是美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鲁道夫德莱库对儿童行为的解说 , 是指儿童会不断想引起大人的关注 , 如果孩子成功引发了成人的关注 , 他会保持正常的状态 , 反之 , 就会出现抗争 , 如果孩子被大人控制而落败 , 也会产生消极报复的行为 。   
这三个学习公式 , 诠释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而家长最需要的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 比如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如何建立?孩子如何在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增强自己的能力感 , 而不只是一个书呆子?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管,长大不变坏?有的孩子管来管去,反倒出问题  
文章图片  
?青春期  
这一章节主要是由刘亮老师撰写的 。   
刘亮老师说:  
青春期的孩子 , 表面上他们表达的是愤怒 , 愤怒背后是不被理解的悲伤 , 被父母误解的委屈以及被其他人霸凌的恐惧 , 还有当众出丑的屈辱 。   
青春期也是亲子关系最容易产生冲突的时期 , 原本乖巧的孩子 , 突然变得不听话 , 开始挑战周围的一切 , 挑战家庭规则 , 争吵成为家常便饭 , 而孩子表现出来的愤怒 , 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愤怒 , 这是一种“表层情绪” , 也就是外显的情绪 , 潜伏在表层情绪后边的“深层情绪” , 才是每个父母需要认真关注的 。   
父母更应该研究每个孩子深层次的心理期待 。   
管理青春期的孩子 , 最重要的是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盟 , 在情感联盟的基础上 , 再通过契约与谈判的方式与孩子达成一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