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病愈后当心“心理病”

  

宝宝病愈后当心“心理病”
  
文章插图  
妞妞是个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小朋友 。前段时间,因为患病住院治疗,出院后又在家里休息了两个月,当她再次跨进幼儿园大门时,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整天坐在教室一角,动不动就眼泪汪汪 。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得了一场病,这孩子的性格都变了?其实,这种性格的改变反映了孩子心理上的缺陷 。患病,尤其是患慢性病的孩子,身体康复后,性格改变较为常见 。  
1.家长应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解释生病的缘由,告诉他到医院看病、治疗的重要性,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渐渐适应陌生的环境 。孩子患病后,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扰乱,精神、体力均受到影响 。对他们多些关心、照顾是必要的,但也不能一味迁就 。  
2.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 。对于病程长,需要久治、久养的孩子,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好起居生活,避免养成懒散习惯 。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不过,应避免因过分贪玩而疲劳 。  
3.尽可能让孩子生活自理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疾病恢复情况,要求他达到同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对于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保持乐观情绪、缩小与健康孩子的心理差距非常必要 。  
4.调剂好孩子的精神生活 。孩子生病后活动空间减少,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创造条件,使他有适当的游戏、学习活动 。  
【宝宝病愈后当心“心理病”】孩子性格的可塑性极强,如果孩子病愈后出现妞妞那样的性格改变,在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同时,恢复正常教育,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纠正 。所以,当孩子病后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只要处理得当,孩子的性格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