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的主要特征 黑鱼的习性特点

一、黑鱼的习性特点
1、黑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 喜欢栖息在水草茂盛、软泥底质的湖泊、水库、河流、河沟和池塘里 , 平时潜伏在水底 , 摄食或水里缺氧时才到水体中上层游动 。黑鱼对不良水质、水温和缺氧的适应性很强 。
2、黑鱼呼吸器官除腮外 , 还有一个辅助呼吸器官(鳃上器) , 当水中缺氧时 , 可将头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 善跳跃 , 在遇到惊吓、注水以及投饵等情况 , 往往跳出水面0.5~1.0米高 。

黑鱼的主要特征 黑鱼的习性特点

文章插图
3、黑鱼的生存水温为0~38℃ , 最佳水温为16~30℃ 。春季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 , 黑鱼经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 , 游动缓慢 , 常潜伏在水深处;冬季水温过低时 , 则蛰居在水底 。
4、黑鱼是肉食鱼类 , 其食物因鱼体大小而异 。3厘米以下的幼鱼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 。体长3~8厘米的小鱼主食水生昆虫的幼虫、蝇蛆、小鱼、小虾和小蝌蚪 。20厘米以上的成鱼主食小野杂鱼、虾、青蛙等肉食性动物 。黑鱼捕食时 , 不是追赶 , 而是隐藏在水草或其他隐藏物附近 , 密切注意周围的动静 , 看到鱼虾青蛙等经过 , 立刻出击吃掉猎物 。
5、黑鱼生长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生长环境的好坏、饵料食物的多少 。在自然条件下 , 1冬龄鱼的体长可达19~39厘米 , 体重可达100~750克;2冬龄鱼的体长可达38~45厘米 , 体重可达600~1400克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 当年体重可达250克 , 次年可达0.5~1.0公斤 。
二、黑鱼是世界上最脏的鱼吗
1、黑鱼是世界上最脏的鱼 , 离不开其生存环境影响 , 黑鱼就像泥鳅一样可以在泥沙中休眠 , 营底栖性鱼类 , 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 。黑鱼栖息环境 , 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 , 时常潜入水底 , 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 。
2、黑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 , 特别是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性 。水体缺氧时 , 可将头露出水面 。后部侧扁 , 头长 , 前部略平扁 , 后部稍隆起 。借助在鳃腔内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 , 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 , 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 。
3、黑鱼的生存水温为0~41℃ , 最适水温为16~30℃ 。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 , 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 , 游动缓慢 , 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 , 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
4、黑鱼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 。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 , 黑鱼往往会跃出水面 , 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 。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 , 亦会向他池转移 , 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 , 缓缓向前移动 。当温度范围为10~15℃时 , 能离开水面达3~4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