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察而得 察察为明读音(12)


——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


【成语助记】
义不容辞: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指理应接受 。含褒义 。
闪烁其辞:辞:言辞 。比喻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 。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不能赞一辞:辞: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 。提不出一点意见 。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
大放厥辞:原指极力铺陈辞藻 。现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有轻视之意 。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 。没有告辞就离开了
其他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辞微旨远卑辞厚币假人辞色大放厥辞万死不辞一面之辞以文害辞溢美之辞


【迁移练习】
屈原德高,作《楚辞( )》,其辞( )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 )除之 。屈原曰:“死且不辞( ),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 )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


【练习答案】
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口)除之 。屈原曰:“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Ⅰ)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辞:辞别
(2018·江苏卷)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 辞:辞别
(2017·山东卷)辄辞以疾,未尝参预 辞:推辞
(2017·天津卷)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 辞:告别,离开


16、从??


【词义推导】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 。“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 。“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


【词义例释】
读音一:cóng
(1)动词
①跟随,使……跟随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
——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沛公第二天带领了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拜见项王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天下人祥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 。
②依顺,听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免了我 。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 述而》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③参与,参加
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行》)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
④追赶
佯北勿从 。(《孙子·军争》)
——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
⑤依傍,紧挨着
樊哙从良坐 。《鸿门宴》)
——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
(2)介词,由,自(表起点);向(表对象)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
从余问古事 (《项脊轩志》)
――向我询问一些古往的事
读音二:zòng
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 。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活板》)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侄子们得到 。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
——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