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存量博弈”,就是电商平台中的商家无奈选择留下来,然后与平台进行博弈,以越来越高的成本获得在几大电商平台之间流动的用户(流量) 。
曾几何时,将线下的用户转换至线上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增长的新引擎 。
无论是微博和微信的二维码之战,还是阿里和京东的新零售之战,都让我们觉得互联网仍然处在巨大的流量红利期 。

文章插图
和线下结合创新的商业模式,如:上门服务、外卖、共享经济等,都让我们觉得拥有无限可能 。
以及去中心化、内容+算法和下沉市场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今日头条/抖音、B站、小红书等激动人心的创新商业模式和独角兽 。
随着微信的用户数超十亿,淘宝和拼多多的用户数超八亿,我们开始逐渐明白,流量的存量时代来临了 。
毕竟中国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也就是14亿的人口,除了不会用手机的小孩和老人,也就是12亿多的用户总规模了 。
美国互联网平台通过全球化的拓展来维持流量红利和创新业务的不断增长,还没具备全球化的中国互联网平台看来只能进行流量的存量博弈了 。
流量的存量博弈最主要的核心在于:
虽然,用户可以更快地在不同的平台切换,但是由于app的孤岛模式(数据和运营体系不联通),app之间无法获知用户在其它app的数据,更无法通过花钱的高效方式将他们召回到自己的app上 。
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app之间,看起来关系越来越紧密,但由于新增用户的减少,用户都变成了“老司机”,用户与app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
用户不忠诚的结果让电商平台在618这样的大促时,显得左右为难:
首先,拉新拉的只是还没来自己平台注册的“新用户”,而不是新网民 。甚至拉新最后都没有办法再做了,因为所有用户都是老用户 。
其次,针对老用户应该做什么?在强大的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上,触动老用户的更多是“关系”和“内容”,而不是促销活动!
可大促如期而至,不做显得电商平台要不行了,只好硬着头皮上,结果在用户侧显得“雷声小雨点也小” 。
不是电商平台不想投放广告,也不是没钱投放,而是“为什么要投放?”
为了“拉新”还是为了“促活”?
拉新显然ROI不够,促活则无须广告投放,平台内广告位,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成为合作的首选 。
吊诡的是,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都是去中心化的,以“信息流”的模式,在这些平台投放电商大促的广告,根本无法形成话题从而惊艳全场 。
下图是京东6月8日在公众号文章底部投放出现的广告,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是京东,更没有618的任何字样 。
这样的广告投放怎么可能引起哪怕一丁点的618大促的水花呢?
内容平台像抖音和快手则成为各大电商平台争相合作的香饽饽,而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在于仅次于微信的日活用户数和时长,劣势在于电商平台的运营体系和生态体系仍在最初级的阶段,而不做电商,收益无法继续保持增长,还可能因为电商平台的内容化导致现有收益受损 。
于是抖音借助推荐技术明确了“兴趣电商”的模式,快手则以社交化的“老铁”模型搭建“信任电商”模式 。
内容平台开始挟用户以令电商平台,使京东、苏宁易购只能以“供应链服务商”的角色成为抖音电商和快手电商的商品库和物流服务商 。
淘宝因为直播模式的领先地位,暂时与内容平台们保持着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是你的竞争对手,不会成为你的商品库和服务商,但你也不一定能竞争过我的态势 。
- 淘宝没有活动了还不撤销的可以举报吗?注意什么?
- 长流水命在2022年流年运程
- 祛痘最有效的方法都有哪些
- 结婚前买的房子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
- 葛根粉的功效和副作用是什么? 葛根粉的副作用有哪些
- 壬水日主的贵人 壬水人的贵人是谁
- 草菇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草菇的功效与作用
- 樱字和什么字搭配取名最好
- 兔血与人血 兔血的功效与作用
- 抗诉必须申请再审吗 再审抗诉的条件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