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 缓刑程序是怎么样的,交通肇事罪的缓刑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和缓刑条件是如何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定罪量刑规定如下: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法规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 缓刑条件 如下: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 可以宣告 缓刑 ,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罪缓刑是怎么认定的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话,可能不仅仅是赔偿的事情 , 还可能判处刑事责任,而其中又与交警部门出具的 事故责任认定书 紧密相关 。交通肇事罪 刑期的多少是与事故造成的伤亡情况、公共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其在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肇事方的态度表现等息息相关,不同的事故后果与不同的事故责任相结合,法定的刑期也会有所不同 。当然伤亡越大、责任越大、认罪态度越差刑期就越长、处罚越重,总之需要结合整个案件的事实综合分析 。是否能够被判缓刑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我国《刑法》对 缓刑的条件 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被判处拘役、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另外,对于已经被判处缓刑的,法律也有严格的要求,在被判的缓刑期内必须遵守法律作出的规定,如果有违反现象就会被撤销缓刑,然后收监执行原判刑期 。当然,如果缓刑期内认真遵守规定 , 那么等 缓刑考验期 结束 , 原判刑期就算执行完毕,不再另行执行 。交通事故的处罚种类有很多 , 有扣分扣证、吊销驾照、扣车销牌、罚款拘留、判刑处罚等,会涉及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而具体适用什么处罚需要看事故的情节,轻者只是扣分扣证,重者刑事处罚 。一般事故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都不会涉及到刑事方面的处罚 。事故是在江苏连云港发生的吗?有没有交警介入事故了?有没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具体是什么时间死的 , 当场死亡?住院死亡?出院后死亡?
交通肇事罪怎么判缓刑交通肇事罪并不是都会判缓刑,一般只有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的,才可以判处缓刑 。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 , 可以判处缓刑 。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交通肇事罪怎样能缓刑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我们常常会听到发生交通肇事逃逸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我国对于交通肇事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那么什么情况下交通肇事才会被判处缓刑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带来的 交通肇事罪怎样能缓刑 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
一、交通肇事罪怎样能缓刑
1、能够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可以适用缓刑 。
2、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幅度,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被告人,虽未取得谅解,也可以适用缓刑 。
【交通肇事罪 缓刑程序是怎么样的,交通肇事罪的缓刑标准是什么】3、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倜鹬ぞ? ,或者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他人的 , 一般不宜适用缓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虽然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一般也不宜适用缓刑 。但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 , 可以从宽掌握 。
二、 一般不适用缓刑的情形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无驾驶资格的人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3)曾因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受到过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行政处罚的;
(4)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的;
(5)明知是无牌证的机动车、已报废的机动车、安全设施、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非法改装的机动车而驾驶,或者严重超载等,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
三、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一)要划清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 。应着重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失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有过失,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则不存在罪过,因而不能认定是犯罪 。二是要看行为人有无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 。行为人必须因交通肇事造成一定的后果 , 且对该后果负责的条件下,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犯罪 。比如,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某种危害结果,但既没有违法交通管理法规,主观上也不具有过失 , 则应当属于交通事故中的意外事件 。
(二)要划清交通肇事罪与其他几种罪的界限 。
1、要把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死亡与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罪区别开来 。区别的要点在行为人的主观态度,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 , 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显然为故意犯罪 。发生交通事故后,以下两种情况历来是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论处的 。一是肇事后,为杀人灭口,而又故意将伤者撞死的;二是肇事后明知被害人被拖挂在车下,为逃逸而不顾被害人生死,致被害人伤残、死亡的 。
2、交通肇事罪同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的界限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且必须造成严重后果;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观上是故意,行为对象是不特定的多数人,不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 。
3、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死亡与过失致人重伤、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 。交通肇事罪发生于交通运输过程中,与交通工具相联系;后者发生与日常生活中,过失致他人重伤、死亡 。
4、交通肇事罪与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 。区别的要点在于事故发生的时空条件 。交通肇事罪发生的时空条件原则上限于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 。另外,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要求为特殊主体 。
5、此外 , 要把交通肇事罪与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区别是:前罪有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法定要求,而后罪没有违规的法定要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