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甲醇:碳中和的另一条道路
以绿色甲醇为原料的能源系统若能大面积推广 , 可实现用如今煤炭和石油经济不到五分之一的碳排放量 , 解决中国的电力、交通和供暖供冷等问题
文章图片
文|刘科
现在风能和太阳能价格便宜 , 然而到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 , 经40多年发展的中国风能、太阳能能够输到东部的电仅相当于1.92亿吨标准煤的发电量 , 约占煤电的12.5% 。
受限于电网稳定性的要求 , 电网仅可输送有一定量的非稳定能源 。 全年太阳能只有20%左右发电时间(取决于区域) , 另外约80%的时间怎么办 , 需要寻求一种经济可行\可全域推广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
电池储能从1859年到现在研究了上百年 , 花了上万亿元人民币研发 , 然而100多年前就存在的抽水蓄能技术 , 仍然是当今技术成熟度最高、经济性最优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 抽水蓄能项目的选址对天然地理位置要求很高 , 中国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北 , 占总规模的60% 。 电池储能技术研究了100多年 , 至今“全世界一年电池产量储的电不够东京一天用” , 如果一个技术研究了100多年 , 仍竞争不过很多年前就存在的抽水储能 , 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就应该考虑其他的方向 。
目前 , 中国每年的碳排放量是103亿吨 , 除以14亿人口数 , 每个人平均约7.4吨 。 一个三口之家约为22吨 , 每天都在开车、用电 , 只要人人都有节能意识 , 就可以减少很多碳排放 。
在整个减碳大背景下 , 从理论的角度上是可以把二氧化碳转化成产品 。 全世界87%的石油被用于燃烧 , 仅13.3%生产了人类使用的所有石化产品 。 依靠二氧化碳转成其他物质 , 如果能盈利则可以推 , 但对于整个碳排放体量来说是杯水车薪 。
碳捕获与封存(CCS)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也备受关注 , 但是目前全球运行的CCS设施每年仅可捕集和永久封存约400万吨二氧化碳 。如图1所示 , 传统的CCS技术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 , 需要盐水层进行二氧化碳封存 , 其适用面较窄 , 成本较高 。
文章图片
图1 碳捕获与封存(CCS)示意图
相较于CCS技术 , 中国CCUS技术发展较快 , 每年二氧化碳捕集量约为170万吨 。 但 在数以亿吨计的碳排放前 , CCS与CCUS的作用都是有限的 。 十几年前笔者所在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耗费28亿美元 , 建成了630MW净零排放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火电厂) , 被称为是爱迪生创立GE100多年来 , GE做的最复杂的工业系统 , 但最后也没能埋藏二氧化碳;当初福岛核电站事故尚未发生 , 按当初的数据 , 与其干IGCC或火电厂CCS/CCUS路线 , 不如直接干核电 。
提高能效是降低碳排放确实可行的路径 , 也是减低碳排放成本最低和优先实施的途径 。如图2所示 , 经过了100多年的工业化 , 到2001年 , 中国煤产量仅为13亿吨 。 到2013年 , 仅13年的时间就增加至39亿吨 。 12年时间中国能源消耗翻了三倍 ,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其主要原因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 , 世界市场对中国开放了 ,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 能源消耗猛增 。 同时 , 这一时期大量的房地产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刺激了煤炭消费 , 钢筋水泥都需要消耗大量煤炭 。
文章图片
图2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原煤产量关系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