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教育”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如"少儿实验班"、跳级、课外学习等,都可以是实施“超常教育”的方式,每一种方式适合不同的孩子和家庭,家长应全面考虑,慎重选择 。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超常,这可以咨询专业人员;其次,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可能进入的“超常教育”的具体情况 。如“超常教育”的实施有多种模式和手段,而提前上大学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儿童期“超常教育”的唯一“出路” 。对于那些提前上大学的孩子,很多家长和教师非常关注少年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学校适应问题,他们的担心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 。但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是方法因人而异:有些孩子适应力很强,智力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也比较平衡,他们无须太多的帮助,也不会出大问题 。较多的孩子需要不同程度的外界帮助,包括中学阶段的社会性活动与交往的经验、入学后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整、家长、学校的相关指导、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等 。大多数学生可以最终适应,在大学发展顺利,但也有的孩子自己适应困难,也得不到适当的帮助,就会很痛苦,甚至后悔走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道路 。
世界范围内“超常教育”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大约起于一个世纪前 。目前超常教育最为普及、研究和从教人员力量最大的国家当数美国,但美国的超常教育通常是融合在普通学校中,以个别教育计划的方式实施的,没有公立的特殊学校或特殊班 。美国有立法规定超常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他的教育服务,所以公立学校系统十分重视天才儿童的甄别与特殊教育 。
我国对于“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还是非常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目前的“超常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得到“法定”的地位,“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没有被教育系统充分关注,这就使得那些试图为“超常儿童”提供特殊教育的努力,得不到稳定的来自政府的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只能以“实验项目”的方式谋求进展,能够覆盖的儿童数是很有限的 。按照智能发展水平的正常分布规律推测,天才儿童应占儿童总数的3%左右,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得到相应的特殊教育服务;二是社会对“超常儿童”和“超常教育”的理解还存在偏差,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科普”;三是社会及教育系统对天才儿童的期望都还有比较明显的功利色彩,而缺少服务的意识和人文关怀的立场 。事实上,天才儿童有各种类型,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优势与弱势,而且,和所有的儿童一样,他们也要经过从身心的不成熟逐渐向成熟发展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成长也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而特殊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帮助 。
- 教育培训行业真的要崩盘了么
- 仪征恒大最新地块 仪征恒大规划图
- 小升初自主招生可以同时报几间学校吗
- 辅导班起名好听易记吸引人
- 教师教育名言名句经典摘抄与赏析
- 教育公司名字大全参考 教育科技公司名字参考
- 最好的高中是哪所学校 最好的几所高中
- 教育培训机构广告语精选96句
- cad如何输入文字和编辑文字
- 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大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