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0名房企去年拿地额破两万亿 谁在千亿拿地阵营?
2019年的最后一天 , 土地拍卖市场仍然异常热闹 , 南京一口气拍卖了12宗地 , 揽金107亿元 , 成都3宗地块收金77.22亿元 。 这仅是今年长三角、中西部土地市场持续火热的缩影 。
在供应推动下 , 2019年房企新增土储金额和面积均有所提升 。 2020年1月1日 ,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1-12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以下简称“榜单”)显示 , 拿地金额超千亿房企为5家 , 新增了中海、融创 。 而万科、碧桂园、保利拿地金额位于前三名 。
TOP50房企去年拿地总额同比增幅超三成
从2019年全年来看 , 头部房企拿地的势头持续强劲 。 榜单显示 , TOP10企业2019年拿地总金额为9702亿元 , 占TOP50企业拿地总金额的43.3% , 同比略增 。 TOP50企业拿地总额为22391亿元 , 同比增长34.8% 。
2019年拿地金额超千亿房企为5家 , 较2018年增加2家 。 其中万科、碧桂园、保利优势延续 , 连续三年位列榜单前三名 。 万科以1610亿元拿地金额位居榜首 , 继续蝉联首位 。 碧桂园则以1303亿元锁定第二名 , 保利以1166亿元稳居第三名 。 中海、融创分别以1034亿元、1000亿元位列第四、五名 , 拿地金额增速较快 。
值得关注的是 , 2018年 , 融创的拿地金额不超400亿元 , 排名19位 , 到了2019年排名大幅提升 。
据亿翰智库监测 , 碧桂园全年新增土地中 , 超过30%位于一二线和强三线城市 。 可见 , 碧桂园做出两手准备 , 深耕三四线的同时 , 不断加大一二线城市布局 。
另据中指研究院观察 , 2019年12月 , 保利在土地市场表现也不俗 , 5天内以134亿元在广州获取多宗土地 , 又分别于佛山、中山、泉州、福州、武汉等城市获取多宗土地 。
在拿地面积上 , 据中指研究院榜单显示 , 2019年1月-12月 , 碧桂园、绿地、万科拿地面积位列前三名 。 碧桂园以4253万平方米拔得头筹 , 绿地和万科分别以3577万平方米和2996万平方米分列第二、三名 。
其中 , 绿地2019年拿地持续发力 , 分别在宁波、西安、昆明大规模拿地 。 10月绿地与兰州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开发绿地在西北地区的首个“地产+”科技会展产业融合项目 , 因此 , 获取土地176.35万平方米 。
通过收并购拿地降低成本
从榜单中不难看出 , 龙头房企拿地范围布局较广 , 中海、融创、碧桂园、万科、保利5家企业位居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解、中西部四个区域拿地前列 。 2019年 , 中海在北京拿了多宗地块且拿地金额较大 , 牢牢锁定环渤海区域首位 , 拿地总额288亿元;保利在广州、中山、佛山等城市拿了多宗地 , 在珠三角拿地的地位无可撼动 。
相比之下 , 滨江集团、大华集团等地方性房企聚焦区域深耕发展战略 , 去年1月-12月拿地总额分别位列杭州、上海榜首 。 融创中国作为全国性品牌房企 , 去年1月-12月拿地总额位列武汉第一位 , 持续加强在该城的布局力度 。
众所周知 , 因为融资等综合优势 , 2019年 , 以央企国企为代表的“国家队”拿地表现也不俗 。 保利、华侨城、中国铁建等“国家队”拿地保持稳健 。
此外 , 为了有效降低拿地成本 , 房企持续加大收并购力度 。 去年上半年 , 世茂收购泰禾、万通、明发等多家企业多个项目 , 获取杭州、广州在内的多个热点城市的优质资源;融创先后以67亿元收购新湖中宝项目、以153亿元收购云南城投51%股份 , 在收并购市场表现格外亮眼 。 此外 , 保利、绿地、金科、招商蛇口、中海、碧桂园等企业均在收并购市场发力 , 获取了优质土地资源 。
2019年 , 房企一边拿地 , 一边捂紧钱袋子 。 对此 , 张波表示 , 2019年负债率过高的房企渐渐被动减少甚至暂停拿地动作 。 此外 , 2016年-2017年的地王项目在很多城市都面临着销售困局 , 也让房企拿“地王”的冲动锐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