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文友洗耳恭听的模样,我甜甜地笑了 。
三
我们驱车向温泉镇驶去 。
温泉镇因神泉而名扬天下 。它东临汝水,西掖广成,南瞻伏牛,北望嵩岳 。正北4公里的官庄有洛(阳)界(首)公路、洛阳至南京的高速公路与焦柳铁路并行,交通便利,山川秀丽,风景如画,环境幽雅,气候宜人 。河南省职工温泉疗养院设在该镇,是我国著名的矿泉疗养胜地 。想着想着,我的眼前就升腾起氤氲的热气 。温泉的拂晓,无数的泉眼在哗哗啦啦地吟唱中涌出热腾腾的温汤,缭绕的热气团团升天,使整个镇子沐浴在云蒸霞蔚之中 。远观温泉上空那时隐时现的热气,如春雨初霁,袅袅婷婷似仙女浴液,令人神往 。这奇观被称为“温泉晓霁”,列为汝州八景之一 。有诗赞曰:“寂寥夜壑响偏幽,百道泉从涧底流 。晓色乍晴还乍雨,晨光宜夏更宜秋 。红云俄见腾千丈,碧月犹看印一钩 。遮莫瞳昽辉映处,蓬蓬活水认源头 。”
我们抵达古镇 。下得车来,古风古韵扑面而来,像陈年的窑酒熏染了我 。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返照着历史的时光 。那熏风中轻轻抚摸土地的柳丝,那春阳下悄悄绽放的花朵;那绿叶中时隐时现的八景亭,还有朝拜灵泉圣水的文友和我,此刻似乎都消融进历史的遥远时空之中 。
温泉镇始建于西汉初年,称温汤,隋朝设温泉镇,唐朝时名温塘,亦称汤王街:金朝定为温泉镇,1975年设温泉人民公社,后改为温泉乡,1992年又恢复为温泉镇 。
古镇几名易,神汤千古流 。我思索着却不见了文友,向北张望:只见新修的一条宽阔的马路中间矗立着一座雕塑,走近了才看清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她仰视上苍,双手叉开 。似乎在拥抱蓝天,一幅叱咤风云的形象 。文友正站立在雕塑旁,一字一句品嚼着刻在碑上的诗句 。其一首是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的《歌汝州温泉》“汝州温泉天下优,地心人心贮暖流 。泉水疗我半生疾,春心减我世风愁 。四方来此多劳者,早非旧时尽王侯……生为万众生,人寿江山寿,应不负神泉滔滔万载流!病消再迎风雨骤,眼明更穿迷雾透 。汝州临别作长歌,神泉神思向神州!”另一首则是唐初诗人宋之问的《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对温泉附近的山水胜景极尽赞美之词:“称疾卧兹岭,寥寥倦幽独 。赖有嵩岳山,高枕长在目 。兹山栖灵异,朝夜翳云族 。是日朦雨晴,返景入岩谷……”
武则天
文友完全沉浸在诗人描绘的意境中,我在他肩膀上轻轻一拍说:“快去武侯池神浴 。”他一个愣怔回到了现实,“我不是正在神浴吗?温泉水只能浴我肌肤,而温泉文化则能浴我魂灵 。我既要在温泉中神浴,又要在温泉丰厚的人文底蕴中神浴……”
我忽然明白了文友神游天下的目的 。
四
我带着文友盘桓在温泉镇的大街小巷,吮吸着古文化的乳汁,寻觅着古镇、古风、古韵的遗迹,品嚼着历史的内涵;感悟着温泉文化的魅力;解读着温泉八景的风雅 。
文友吟诵的八景诗,对证八景遗物 。只可惜沧桑嬗变,八景留世者不多矣 。我们只好在八景的遗址上游览凭吊,抒发思古之幽情 。武侯池位于镇西北隅,用青石垒砌铜水浇灌而成,是当年武则天沐浴的地方 。“流杯亭”也叫“风月亭”、“八卦亭”,因武则天率群臣再次饮酒赋诗而得名 。引领我们的向导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先生,他跺着脚下的一块土地说:“八卦亭”就在此处,汝州文人诗曰:‘剪刀裁出笔难描,天耕飞空朗沏霄 。泉溅珍珠流不尽,孤亭上罩碧云霄 。’当年武则天选在这里建流杯亭,因为这里是温泉泉源最盛的地方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亲眼看见亭里还有泉源往上翻涌,长年滚流的温泉可煮熟鸡蛋 。泉水经‘一步三孔桥’,流入武后池……”
- 户型风水分析 户型图的风水
- 黄金的风水作用 黄金风水图片
- 进门走廊长窄风水 进门走廊窄还是宽风水
- 从风水上说女人纹眉好不好 纹眉从风水角度讲好不好
- 楼顶种树讲究的风水 楼顶上种树风水
- 入门风水 登堂入室风水规律
- 大连金石滩风水好吗 大连海关风水传说
- 风水中用的掌诀 买了一本风水诀不知道怎么用
- 云海石风水作用 云栖是哪里
- 东南西北那边的风水好 西边有路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