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急于看到盛名于世的武后碑,打断了老人的述说 。老人捻髯笑答:武后碑即《流杯亭侍寝诗序碑》,也叫“三绝碑”,当年就立在流杯亭旁 。如今已不知其下落,为历代金石学家所看重 。它一绝于受千古一帝的女皇武则天之名而立;二绝于其碑文出自文章名家李峤之手;三绝于由书画大家殷仲容所书 。据欧阳修《集古录》记载:武后碑只在温泉站立了20多年的光景 。公元722年,汝河洪水冲倒流杯亭,武后碑也被埋进泥沙中 。半个多世纪后,陆长源出任汝州刺史,此人能文善书,与孟郊是好友 。他认为武后碑是碑文化,于政治无涉,又复立碑建亭 。公元1806年前后,汝州知州陈拜庭多次来温泉洗浴,写有“摩挲武后残碑”,可见当时已历千年的武后碑还在 。上一世纪40年代,由汝州文人议定“温泉八景”,并撰写《汝州八景诗》,从诗中看,那时候武后碑还矗立在温泉镇 。老人说着就吟诵起来:“武后政治说唐朝,不吝洗髓与伐毛 。矗矗丰碑经劫运,和风细雨霜天高 。”
温泉的每一寸土地都濡染着厚重的温泉历史和文化,徜徉在这样一块被古老的人文底蕴侵染的热土上,我们的心灵被神泉和由神泉一脉而生的古文化洗浴得透明无尘 。
我们继续寻觅着温泉八景的遗址 。唐宗池到了,吕祖阁到了,汤王祠到了,白龙泉到了,黄牛涧到了,温凉盏到了……每一处遗址都埋着一段悠久的历史,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温凉盏”在汤王庙东,热水泉和凉水泉近在咫尺却互不相犯,长期共存,实为天下奇观 。有诗歌曰:“此是温凉两样泉,平分冷热自年年 。同流合作成溪后,一任农家灌稻田 。”“黄牛涧”也即牛涧河,位于镇南两里许,发源于伏牛山的支脉玉皇山,远山和秦岭相连,每逢雨季山洪暴发,似牛犊一样奔腾咆哮,声震数十里,人们称之为“牤牛水” 。建国后在此修建了涧山水库,才降服了这头狂放不羁的“黄牛” 。我们站在镇东南门的50米处的一块土地上,遐思霏霏 。这是“吕祖阁”遗址 。为了不使温泉神水跑掉,永远造福子孙后代,人们模仿岳阳楼的建筑样式盖了一座三层阁楼,请八仙中的吕洞宾来护水辟邪,不使风水飞走 。
老导向看我们沉思不语的样子,就又朗声背诵起了歌八景之一的《吕祖阁》诗:“岳阳楼上洞庭边,一日心飞到温泉 。令尹东门瞻紫气,故修高阁歇真仙 。”我们再次被老人的真诚所感动,然后向“白龙泉”走去 。“白龙泉”又名“搬倒井”,坐落于汤王庙北300米处 。据传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莽撵到此地,人困马乏,口渴难忍,但井深难饮 。后面追兵已逼近,刘秀突然仰天喊道:“天若助我,能使井倒过来让我和马饮足水,以后定重谢苍天!”说罢只见一股白气扑来,听得“扑通”一声,眨眼之间,井果然倒了过来,泉水翻涌而出 。刘秀和马饮足了水后,刘秀感叹说:“水味甘甜,真乃龙泉也!”
听老向导讲着优美动人的传说,我们信步来到河南省温泉工人疗养院 。院内有一座占地150多亩的“温泉山庄” 。在小桥、流水、亭阁、松林和花朵的点缀中,你可享受到大自然的神浴的恩赐;温泉浴、空气浴、日光浴 。我流连在花香扑鼻的院内,感慨万千:天下的温泉多的是,而你——汝州温泉是历史上最早被开发利用的“神泉” 。4000年前,是轩辕黄帝首先发现了你 。那时候,轩辕黄帝同蚩尤大战于中原,来到汝州温泉后,伤兵们用温泉疗洗伤口,结果伤口很快痊愈 。轩辕帝就在温泉建立了“愈痹阁”,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医院,汝州温泉便被轩辕帝封为“神泉”,自此享誉天下 。
- 户型风水分析 户型图的风水
- 黄金的风水作用 黄金风水图片
- 进门走廊长窄风水 进门走廊窄还是宽风水
- 从风水上说女人纹眉好不好 纹眉从风水角度讲好不好
- 楼顶种树讲究的风水 楼顶上种树风水
- 入门风水 登堂入室风水规律
- 大连金石滩风水好吗 大连海关风水传说
- 风水中用的掌诀 买了一本风水诀不知道怎么用
- 云海石风水作用 云栖是哪里
- 东南西北那边的风水好 西边有路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