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D:您在之前的采访中提到 , 侵入式脑机接口出现了一个新的方向 , 即双向脑机接口 。 现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状况如何?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什么新兴的研究方向?
贺斌:双向脑机接口仍然处于研究中 。 此外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将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引入脑机接口研究 , 人工智能革命可能将显著推进脑机接口的研究 。
我的实验室最近证明 , 使用深度学习 , 我们能够在62名健康受试者中提高基于脑电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性能 。
NBD:目前 , 国内外都有将脑机接口植入人体的成功案例 。 距离这项技术的普及还有多远?
贺斌:确实有成功的例子 , 但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受试者数量仍然很少 。 这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 , 但距离广泛应用于患者还很远 , 更不用说健康人群了 。 无论是侵入式还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 都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实现广泛的临床应用 , 包括开发新颖可靠的硬件和解码方式 , 从而可靠、准确地读取神经代码 。
何塞·米兰:一方面 , 脑机接口技术上存在一些局限性 。 我们知道在记录大脑信号时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 如何保证信号的稳定还在研究中 。 对于患者来说 , 高昂的费用是最大的限制 。 这也是所有研究工作的目标——表明脑机接口具有足够的优势 , 争取让社会健康保险可以覆盖 。
智能汽车领域大有可为
NBD:未来 , 脑机接口技术将如何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贺斌:脑机接口可以帮助瘫痪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 并帮助其他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 。 还可以帮助到普通人群 , 就像智能手机一样 。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 我一直在研究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 只有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才能使普通人群受益 。
【每经记者专访两位脑机接口领域“大牛” 意念控制前景巨大 走进现实还有多远?】何塞·米兰:脑机接口可以提高残疾群体的基本(行为)能力 , 也可以帮助患有认知障碍(如记忆力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等)的群体改善认知能力 。
除此之外 , 为健康人群创建可用的脑机接口程序未来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 显然 , 健康人群的诉求并不是通过脑机接口去做本来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 而是希望它能够帮助我们做不能做到的事或预测我们即将做的事 。 目前的人工智能并没有考虑到主体的认知状态 , 如果我们能将主体的认知系统纳入人工智能 , 就能通过脑机接口来创造额外的价值 。 而在使用脑机接口的同时 , 你的大脑也会经历不断学习的过程 。
NBD:“脑机接口+医疗”是我们现在普遍提到的一个应用方向 , 除此之外 , 还可能有哪些应用场景?
何塞·米兰:在智能汽车领域也大有可为 , 我们正在努力的一个方向就是用脑机接口为智能汽车司机服务 , 让智能汽车拥有传感器和“自主权” , 实现自动驾驶 。 最大的一个挑战是如何使汽车以人类的方式进行驾驶 , 作出符合人类想法的操作 。 我们已经进行了8年的研究 , 结果显示这是可行的 。
NBD:环顾世界 , 脸书、谷歌、亚马逊、Neuralink等商业巨头都在积极布局脑机接口领域 。 您如何看待脑机接口的商业化?
贺斌:大公司对未来技术很敏感 , 脑机接口就是这样的技术之一 , 所以这并不奇怪 。 没有产业化 , 就无法将基础研究转化为更大的社会效益 。 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对此感兴趣 , 表明脑机接口研究的优点和巨大的前景 , 这将推进脑机接口的研究 , 反过来也有助于将其带入社会和普通人群 。
何塞·米兰:我很高兴大公司对这个研究领域感兴趣 , 这证实了这些研究有帮助人类的价值 。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 不应对此盲目期待过高 。 试想人工智能已经存在了多少年?70年之久 , 但直到近年我们才看到它的巨大成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