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的粗细,真的对钓鱼有影响吗影响有多大
对于钓鱼人来说,浮漂是永远浇不过的话题,因为钓鱼必然会用到浮漂。浮漂的种类繁多,按照生产的材质区分,主要分为孔雀羽浮漂、巴尔杉木浮漂、芦苇浮漂、泡沫浮漂(号称纳米浮漂)。对于使用那一款浮漂,完全取决于个人,比如喜欢杉木浮漂的人会购买杉木浮漂。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很难具体说出哪一款浮漂最好。

文章插图
浮漂还可以根据鱼类细分,还可以根据漂身的状态细分。但是,无论是哪一款浮漂,哪一种材质的浮漂,哪怕是同一个人生产厂家用同一种材质生产的浮漂,它的漂尾都各不相同,漂尾有粗有细。漂尾的粗细,真的对钓鱼有影响吗?影响有多大?只有弄清楚事实真相,以后使用浮漂时就不会犹豫不决了,使用起来自由自在。浮漂对于钓鱼最大的作用就是水层定位,通过调漂来垂钓自己喜欢的水层,使钩饵处于不同水层,即垂钓水深(浮漂至饵钩的长度即为水深)。垂钓水深,可以通过调整浮漂与铅坠之间的距离,铅坠重量与浮力的适配关系进行,可以让钩饵随意地停留在自喜欢的、不同深度的水层,来垂钓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

文章插图
浮漂都是由漂脚、漂身和漂尾组成,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传递鱼吃钩饵的信息,把这个动作清晰地反映出来。正常来说浮漂对鱼吃饵的动作反应十分灵敏,当鱼儿稍微有触碰、吞食钩饵时,钩饵在水底的的位置都会发生变动,或下沉,或上顶,或左右移动。这些轻微的变动都可以通过子线马上传至浮漂上,当钓鱼人观察到浮漂有动作时,就可以提竿刺鱼。不同的鱼,摄食习性不尽相同,反应到浮漂上动作也不一样,经验丰富的钓者根据浮漂的不同反应,大致可判定是什么鱼咬钩。为什么浮漂会有这种作用呢?主要是浮漂的浮力作用,而浮力主要是由漂身和漂尾产生。漂脚是实心小杆体,它不是说没有浮力(不是说它不会产生浮力),而是产生的浮力对于整支浮漂的浮力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文章插图
浮漂的浮力,主要是由浮漂中间部分的漂身产生。漂身的粗细、长短对浮力的作用有有两个,一是决定下行中水的阻力的大小,二是决定吃铅量的大小。正常来说漂身越粗,浮力越大,适用的铅坠重量就越大。反之,细漂身的吃铅量自然小。细漂身的浮漂由于水阻力小,所以在水中翻身的速度就快,而且翻身后立起的速度也快,粗漂则相反。由此可见,浮漂的浮力主要是由漂身产生,按理来说,漂尾是空心的多,漂尾产生的浮力依旧影响相对有限。但由于漂尾的粗细不同,很多钓鱼人会说漂尾的粗细对钓鱼有一定的影响。那漂尾对钓鱼的灵敏度究竟有没有影响?影响效如何?可以说,漂尾的粗细对钓鱼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它的影响才大。

文章插图
漂尾是由红绿两种颜色分隔而成(还有其他颜色搭配,暂且以红绿写文),一般情况下,漂尾的粗细、长短,需要与漂身的大小相结合。正常情况下,漂身越小(主要以大小分),漂尾会越细越短,漂身越大,漂尾会越粗越长,它形一定的比例。还有就是,漂尾的颜色,不同漂尾的单一颜色的长度也不一样。这个长度与吃铅的重量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大部分钓鱼人都会认为粗漂尾的浮漂,它的出口信号会差一点,因为它每下沉一目,需要的力气会大一些。相反,浮漂漂尾越细,吃口信号会更好。其实,漂尾的重量也是浮漂的浮力在上面的反映,漂尾越小,受到的水阻力会越小,它的浮力会越小,浮力越小让浮漂下沉的力量就越小,也就是说鱼吃钩饵产生的轻微动作,都可以完全反映出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