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的光环逐渐淡化,他们选择体制内工作,成为教师、公务员等情况,经过媒体报道后,总能引发关注 。根据《2020海外留学趋势报告》,在调查样本中,将近一半的留学生归国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其中21%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5%任职于国企 。
薪资无优势,出国留学性价比下降
在豆瓣上,一名用户发帖问:“研究生回国工资6000元起步正常吗?”
该用户介绍,他投了30个简历,只参加了3个面试:游戏广告优化师、海外市场运营专员、跨境电商广告投放管理,工资基本为5000元到10000元 。
该网页下跟帖者众多,语气中似乎带有不解:相比其前期留学时在经济与时间上的投入,一些海归越来越觉得“不值得” 。
“出国留学不再与高薪呈强相关联系 。”一位中英留学生求职机构负责人王志奇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在英国留学一年制硕士的费用中,学费约为20万元,生活成本约为12万元,整体成本约为40万元一年 。
“在入职的初期阶段,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岗大约是12万元 。而国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是归国留学生能够找到的最好工作之一了 。”;王志奇说 。
2021年第12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刊发《“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显示,整体上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但通过与2019年国内全国高校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平均起薪相比,海归本科、海归硕士和海归博士分别高出3512元、2944元、1244元,优势呈明显下降趋势 。
北京大学副教授沈文钦对此表示认同:“如果纯粹只算经济回报的话,出国留学的性价比正在降低 。但是留学经历对个人的成长、品格的塑造等等的作用,却无法用金钱衡量 。”
“用归国留学生入职初期的工资对比留学总花费,得出要很多年才会回本的结论,不太合适,因为出国留学不能仅仅盯着‘回本’ 。”陈远是浙江一家国际高中的管理者,这所学校每年有近百位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
年轻人的薪资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随着工作年限增加会有较多涨幅 。一些民企大厂的股权激励和奖金激励的受益员工主要是年轻人,其中不乏海归 。陈远所在的国际高中也会招收不少有留学经历的求职者,“以我做招聘的感受为例,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正还是看入职后的表现” 。
有一个趋势十分明显,陈远坦言,“归国留学生的薪资和国内大学毕业生相比,已经没有太多优势可言了 。除非是进外企或者国内比较国际化的民企大厂,否则海归背景并不能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时的加分项 。况且,相比前几年,这些民企大厂的招人节奏放缓了 。”
“还有一个容易被遮蔽的事实 。”沈文钦提醒采访人员,一般来说,出国留学生大多来自城市的家庭,他们在选择就业的时候,目光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大城市里好工作的竞争程度通常也是最激烈的 。
归国留学生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毕业流程与国内招聘单位的时间不匹配,形成了“就业时差”,导致求职机会减少,求职时间延长 。
王志奇举例介绍:“英国一年制硕士留学生2021年9月入学,他们的毕业时间大多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 。当你2022年底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回国时,可能会错过2022年国内秋招的黄金时期 。”
出国留学,能力培养最重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66.21万人,当年学成回国人数为51.94万人,回国占出国留学人员比率达到78%左右,较2010年前后50%左右的比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
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首次超过70万人 。和早期出国留学相比,不管是总人数上,还是留学目的地的数量上,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在出国留学常态化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留学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