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孟从美国一所设计学院毕业后,在美工作了三年 。因为疫情缘故,半年前他准备回国,通过参加线上招聘,成功入职上海一家设计公司 。找工作时,他把在美留学时参与过的城市设计项目和翻译一本该专业专著的经历写入了简历 。线上面试后的第三天,他就获得了这家公司的加盟邀请 。
工作对薛孟来讲,“不仅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差事,还要能得到成长” 。他入职后,立即参与到了一座南方城市滨江风光带的设计工作 。“我们上班不用打卡,氛围宽松,公司也支持员工的创意和探索 。”
无论从生活状态、收入、职业成就感,还是个人成长空间上,薛孟都“感到满意” 。只不过,他还不习惯国内加班的节奏和不太使用邮件沟通工作的做法 。
在归国留学生中,这样的故事不是凤毛麟角 。
“以前留学生回国不是很多,现在国外拿到本科和硕士学位的留学生,基本都会回来,还有不少在国外拿了硕士学位的学生申请国内的博士学位,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多 。”沈文钦表示,“从国家的角度看,出国留学依然是培养尖端人才的渠道之一,毕竟在有些领域,我们和西方国家依然存在明显差距,例如数学、计算机和社会科学 。我国最急需科技类精英人才 。”
近日,教育部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337号建议的答复》称,教育部坚持以“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为指引 。
教育部表示,将提高线上服务能力,加强国内创新创业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对外宣传,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创业,持续为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和项目转化牵线搭桥 。
“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留学生和国内学生相比不一定有明显的优势 。”沈文钦举例,以硕士生教育为例,英国硕士一般是一年制,学制比较短,不要求写学术论文 。“他们在硕士期间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和国内顶尖大学三年制的硕士生相比,没有优势可言,甚至可能处于劣势的位置 。”
“从家长和学生角度看,国内优质高校资源竞争非常激烈,考上北大、清华、复旦的难度,不亚于上国外名校 。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选择出国留学,考上较好高校的可能性反而较大,对于经济宽裕的家庭来说,出国留学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沈文钦坦言 。
对于很多人,出国只是留学的第一步,在国外学习,又应该着重培养哪些能力呢?“对于留学生的培养,我们比较看重语言能力,不能出国几年外语还不行,得能够用外语进行工作;做事要独立靠谱,能够自己思考、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并善于协作沟通 。”陈远表示,“学习能力要强,还要愿意尝试新事物,接受新想法 。”
《“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得出一个结论,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海归普遍拥有更积极愉快的就业体验 。该文建议,海归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好心态,更看重自身发展空间、岗位的发展潜力及岗位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可以适当把目光投向中西部地区或者二三线城市 。同时,学有专长的“新生代海归”可以拓宽就业视野,在一些新型知识领域,如法律金融、新型医疗医药、文化传媒、计算机信息技术等,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研发 。
出国留学只是成长路径的选择
(作者:陈志文,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疫情等因素是否影响了出国留学?从目前的数字看,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
2021年11月,美国国际教育学会发布了最新《美国门户开放报告》 。数据显示,2020至2021学年中国赴美留学生31.7万,仍然占据世界各国赴美留学人数第一位 。虽然人数同比上年下降了14.8%,但考虑到赴美国际留学生的总量下降了15%,中国留学生人数占在美国际生总数的比例甚至比去年还有略微提升,达到了34.7%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