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单克隆抗体治疗新冠肺炎大有可为】第一大类是研发直接抗新冠病毒的药物 。 直接抗病毒的药物也有不同的技术路线 。 美国默克(又称默沙东)公司的治疗新冠肺炎口服胶囊莫努匹拉韦2021年11月初在英国获准紧急使用 , 12月初美国也批准了 。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此药可使感染者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约一半 。 美国辉瑞公司日前宣布 , 其新冠口服胶囊Paxlovid已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使用授权申请 , 此药2/3期临床试验千余人参加 , 可使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85%至89% 。 这两种药都是直接攻击新冠病毒 , 但作用机理不同 。
第二大类是研发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药物 , 如单克隆抗体 , 上文已详细介绍 。
第三大类是研发平息(抑制)免疫系统激烈反应的药物 。 这类其实已经有很多既有的药物 , 如地塞米松就被证实可以抑制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 从而有效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
三类药物适宜在新冠病情的不同阶段使用 。 在患病之初 , 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 以抑制病毒复制和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 因此可用第一和第二大类药物 。 在病情晚期则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 以避免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而产生免疫风暴 , 反而加重病情并导致病人死亡 。
我国已投入约3.15亿元研发各类治疗新冠的药物 , 涉及3条技术路线 , 这些药物已立项53个 。 目前 , 除了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已进入临床外 , 还有抑制病毒复制类的阿兹夫定、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普克鲁胺和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类单克隆抗体BDB-001注射液等药物也将获批进入临床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