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app:让更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归宿,共建一个真实、温暖、多元、有趣的平台

“玩 soul 之前 , 我喜欢一个人 , 玩 soul 之后 , 我喜欢这个世界 。 ” 这是 Soul App 全球产品负责人 Rita Yu 在 12 月举办的 BEYOND Expo 元宇宙论坛现场 , 在题为《Z 世代社交游乐园》的演讲中分享自一位忠实用户的感悟 。
Soul 是基于兴趣图谱和游戏化玩法设计的产品 , 属于新一代年轻人的虚拟社交网络 。 成立于 2016 年的 Soul , 致力于打造一个 “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 , 其最终愿景是 “让天下没有孤独的人” 。 在 Soul , 用户可以无顾虑地表达自己 , 认知他人 , 探索世界 , 交流兴趣和观点 , 获得精神共鸣和认同感, 同时在交流中获取信息 , 并获得有质量的关系 。
Soul app:让更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归宿,共建一个真实、温暖、多元、有趣的平台
文章图片

Z 世代社交方式:认同决定价值
五年前 , Soul 创始人张璐想发一条状态到朋友圈 , 但却发现自己的表达需求处处束缚、无法实现 , 她想让世界没有孤单的人 , 但现实的社交场景大家往往碍于熟人关系的压力 , 一些真心想倾诉的感情很难有社交空间去表达与容纳 。 基于此 , 她创造了 Soul , 并恪守着初心 , 即 “无压力地自由表达 , 发布生活日常和感受 , 及时收到有质量的共鸣” , 恰好这个初心也完美贴合了当代年轻人社交模式的真实需求与时代变化 。
Soul 认为 Z 世代的社交方式是 “认同决定价值” , 并分享了当代年轻人社交的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点是更在乎趣味相投 , 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 当提及平台内用户讨论量 Top10 的话题 , 出人意料的是 , 在 Soul 上 Z 世代讨论文史比讨论明星八卦更高频;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同时也会关注养生等看似并不是年轻人会关心的话题 。
第二点是强调 “心灵契合” , 用全新的人设去展示自己 , 例如 Soul 的头像商城 。 Soul 的用户在进入到 Soul 元宇宙之前 , 需要给自己捏一个脸 。 Z 世代用户更加愿意去花时间、花精力在线上去包装自己的人设 , 通过一些线上的人物的包装去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 。 正因为有这样对人设塑造与虚拟形象的强烈需求 , 甚至诞生了一个 Soul 专属的新职业叫做 “捏脸师” , “捏脸师” 在平台个性商城可以通过出售自己创造的虚拟头像获得一定的收入 。 就在最近 , 平台的一位 “捏脸师” 创造了 4.5 万元的月收入记录 。 在 Z 世代的社交游乐园里 , 人们通过头像勾勒出的一个个性格画像 , 正在为现实生活创造更多的职业可能与财富密码 。
第三点是更青睐虚拟社交方式 , 借网络冲破现实阻碍 。 现实中的年轻人他们碍于现实的压力 , 边界感越来越强 , 但当他们在网上交流时 , 特别是褪去现实外衣无压力交流时 , 他们又很愿意输出观点 , 积极表达 , 敢于发声 , 成为社交达人 。 正因如此 , Soul 的出现 , 引发 Z 世代的认同和共鸣 。
Soul app:让更多年轻人在这里找到归宿,共建一个真实、温暖、多元、有趣的平台
文章图片

社交产品未来趋势:“四化”
正因为满足了年轻人广泛的社交需求 , Soul App 用现实世界中不相识的用户在平台上的关系沉淀和留存为正样本 , 基于用户的社交画像和兴趣图谱 , 通过机器学习来推荐用户可能会产生的高质量的新关系 , 让每一个来到 Soul 的个体都可以被快速推荐到一些高维空间距离自己最近的人和内容 , 低成本地开启交流 , 获得高质量的关系 。 目前已经有大量年轻人在 Soul 上分享生活 , 认识朋友 。
谈及 Soul2022 年产品的策略 , Rita Yu 提到了四个重点 。 一是虚拟形象立体化 , 未来将会把更多捏脸的场景从平面转移到 3D;二是智能沟通情感化 , 三是社交体验游戏化 , 深挖 VR 等技术潜力 , 增强社交的互动感和真实性;四是去中心化共建 , 通过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 号召更多用户将奇思妙想投入到 Soul 的多元内容生态上 , 最终实现由用户被动接受到用户主导创造、自我迭代的内容升级模式转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