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大豆上见到这野草,别手软,赶紧采摘回家,它种子价值很高
在植物界当中,有不少植物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们必须依赖别的动物或植物才能存活。寄生植物便是这样一类植物,它们无法靠自己获取生存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寄生寄主身上,靠着汲取寄主的生长养分、生长空间存活,若是没有寄主的话,它们就无法生存了。
有的寄生植物虽然会汲取寄主的养分,却能帮助寄主更好的生长,有的寄生植物则没有那么友善,它们只一味的索取,会让寄主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故而很多寄主植物都被认为是有害植物。但总有那么一些是例外,它们虽然有害,却有着很高的价值,从而被人们开发利用。
在大豆上就有这么一种寄生类野草,若是大家在大豆上见到这野草,别手软,赶紧采摘回家,它种子价值很高。

文章插图
豆科吸血鬼—“豆阎王”。
豆科植物大家应该不陌生,像我们生活在常吃的大豆、蚕豆、胡豆等,都是豆科类作物,它们都是十分重要的农产品,而在种植它们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病虫害,“豆阎王”就是其中之一。
豆阎王学名菟丝子,是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寄生缠绕类草本植物。菟丝子适应性较强,野生的菟丝子常见于平原、荒地、坟头、地边以及豆科、菊科、寥科、蘸科等植物地内,是大豆产区的主要有害杂草。

文章插图
菟丝子遇到适宜的寄主之后,其茎就会缠绕在寄主身上,在接触处形成吸根,吸根伸入寄主的组织之后,部分组织分化成导管和筛管,分别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然后自主汲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
菟丝子一旦缠绕到寄主身上,生长就会十分旺盛,会在短短1、2个月的时间内,就将寄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汲取一空,从而导致寄主枯萎死亡。
菟丝子最喜欢寄生于豆科植物上,尤其是大豆类的农作物,是菟丝子最喜欢的寄主,一旦被它寄生,大豆类的农作物必然会减产,很少能有存活下来的。可以说,菟丝子就犹如吸血鬼一般,将豆科植物的榨干,因此菟丝子便被人们称作了“豆阎王”,对它痛恨不已。

文章插图
菟丝子的发展史。
菟丝子虽然有害,但是在我国历史上却一直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当中就记载了菟丝子,其中写到:“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里的“唐”指的就是菟丝子,不过这时候的菟丝子主要描述的是男女间纯洁而真挚的爱情。

文章插图
但医家们并不相信浪漫主义,他们对菟丝子的描绘更加写实,因此在汉代之后,菟丝子成了民间一味重要的中草药材,在《新修本草》中就对菟丝子做了详细的描述:“(菟丝子)一名生菟芦,一名菟缕,一名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累。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九月采实,曝干。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菌,宜丸不宜煮。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篮、麻、蒿上。旧言下有茯苓,上生菟丝,今不必尔。”
再到明清的时候,菟丝子不仅是中草药材,还是民间常见的食材,比较有名的就有“菟丝子粥”、“菟丝子薏苡粥”,在《粥谱》,菟丝子粥就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称赞到:“菟丝子粥不仅柔糯滋润,微感清香,还可以养肝明目补肾益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