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玮医疗-B(6609.HK):神经介入赛道先行者,百亿市场重磅玩家( 三 )


由于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症状一般可在24小时内缓解 , 不会遗留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或体征 , 所以该病并没有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 。 但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 , 颅内动脉狭窄可能会大幅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几率 , 危及生命 。
从市场来看 , Frost&Sullivan显示 , 我国每年新增约70万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的脑卒中患者 , 同时当今年轻一代患颅内动脉狭窄的风险更高 , 预示着市场进一步增长 。 其预计我国颅内动脉狭窄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约5亿元增至2030年82亿元 , 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8.9% 。
最值得一提的是 , 心玮医疗的颅内药物洗脱球囊导管有望成为全球首款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雷帕霉素颅内药物洗脱球囊导管 。
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一款药物洗脱球囊导管产品上市 , 我国也仅有三款颅内药物洗脱球囊导管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 并且其中只有心玮医疗一家公司使用雷帕霉素涂层 , 疗效要好于紫杉醇涂层 。 在国外 , 归创通桥也于今年7月在FDA注册了雷帕霉素颅内药物洗脱球囊导管的临床试验 , 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 , 远慢于心玮医疗进度 。
图: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的颅内药物洗脱球囊导管临床试验
心玮医疗-B(6609.HK):神经介入赛道先行者,百亿市场重磅玩家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 格隆汇整理
随着颅内药物洗脱球囊、栓塞保护器、颅内球囊和颅内支架的依次获批 , 心玮医疗在颅内动脉狭窄治疗方面已然形成了完整解决方案 。
然而 , 想要成为我国领先的神经介入器械公司 , 仅凭借创新产品的优势是完全不够的 。 其后续商业化生产及销售能力也是公司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
心玮医疗考虑到多项产品即将兑现 , 进入收获期 。 公司在发展战略上也采取了多项举措 , 从多方面加强公司的商业化生产及销售能力 , 为日后产品上市能够快速放量销售做准备 。
商业化生产能力上 , 心玮医疗的张江生产基地已投产 , 据公司资料显示 , 其已建成的年产能为15万件 , 未来 , 随着位于临港新片区及南京江北区的生产基地的投产年产能将超过100万件 。
商业化销售能力上 , 心玮医疗已打造出一支超过90名成员的销售及营销团队 。 同时 , 公司还建立了一个由超100家分销商组成的分销网络 , 已实现覆盖中国29个省份逾1000家医院 。
并且 , 由于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需要就近送医 , 进行快速救治 , 因此基层医院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重要市场 。 心玮医疗通过教育培训、渠道下沉等方式普及神经介入手术 , 加大对基层医院市场的渗透 。 可见 , 心玮医疗在建立品牌认可度方面已取得稳步进展 , 确保了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先发优势 。
此外 , 头部企业的影响力不能仅依靠神经介入单一赛道来塑造 , 拥有能够覆盖多科室多技术平台的研发转化能力 , 且加速转化为销售业绩 , 才能巩固企业竞争的护城河 。 心玮医疗基于其在供应能力和销售渠道上的优势 , 多个平台相互协作 , 从多方面丰富产品管线 。 例如 , 今年10月 , 心玮医疗鉴于其在神经介入领域的优势 , 宣布对三家子公司增资 , 开始进行电生理、肺部介入、计算机辅助技术领域的医疗器械开发 , 有望在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领域进一步创造业绩 。
小结
在我国神经介入比赛已进入下半场的情形下 , 并不是所有玩家都能够突出重围分得一杯羹 , 唯有具备持续创新能力以及强劲商业化渠道能力的国内厂家才能够抢夺头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