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悲歌( 二 )


资金紧张持续已久
2021年2月10日 , 柔宇人看到的曙光忽然熄灭 。
当天 , 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二)调查原则 ,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 在此之前 , 2019年底 , 市场传出柔宇筹备在美国IPO最多融资10亿美元的消息 , 但迟迟没有进展 。 2020年12月31日 , 柔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IPO招股书获上交所受理 , 拟募资144亿元 。
但更艰难的时刻或许还没到来 。 2021年12月 , 柔宇前员工向媒体透露 , 柔宇资金紧张是长时间存在的现象 。 从2018年起 , 年终奖就存在推迟或者未发放的情况 , 公司福利也开始随之减少 。 此前工资发放一直正常 , 但从2021年10月开始 , 工资也发不出来了 。
柔宇并非不清楚公司面对的风险 。 申报稿中指出 , 公司从事柔性电子产品的下游行业对于柔性电子产品需求尚处于初期 , 公司正逐步经历从研发到下游客户拓展的关键阶段 , 公司产品销售规模较小 , 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 公司将面临难以持续经营和未来发展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风险 。
柔宇曾用两年时间实现柔性屏从0到1;又从2014年开始用了4年时间实现1到N——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刘自鸿将2018年之后定义为N到N+ , 最为核心的任务是开拓它的应用 。 但这一阶段 , 柔宇开启了“盲人摸象”的阶段 。
事实上 , 2018年年底 , 柔宇折叠手机发行后 , 一片质疑声就随之袭来 。 有人质疑这种创新是否是一个市场不断教育人们从而产生新需求的过程;也有人不理解屏幕制造商柔宇为什么要进入如此拥挤的手机赛道 。
“很多人认为手机是红海 , 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 如果把折叠屏手机看成传统的手机 , 也许它会是一个红海 , 但不是所有能打电话、能上网的手机就是好手机 。 ”刘自鸿曾这样回应 。
那时 , 刘自鸿对外信心十足:“柔宇的良率在业界非常高 , 柔宇柔性屏在国内外也已有数百家大客户 , 过去几年一直有主流手机厂商前来与柔宇谈合作 , 柔宇的心态是开放的 。 ”

柔宇悲歌

文章图片
图3/3
摄影:刘哲铭
但这种口头的合作与开放的心态直到今天也没为柔宇带来实际效益 。 在柔宇对外的宣传中 , 柔宇有to B和to C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 to B领域 , 柔宇拥有LV、空客、泸州老窖等客户 , 为其提供柔性屏产品;to C方面则推出了Rowrite手写本、折叠屏手机等产品 。
根据此前公布的招股书(申报稿) , 2019年 , 柔宇科技营收不过2.27亿元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0.7亿元 。 也有人将其营业收入和市场费用对比起来 , 质疑其合同的真实性 。 除此以外 , 柔宇的研发费用也高居不下 , 自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 , 其研发投入分别为1.6亿元、4.88亿元、5.86亿元和5.83亿元 ,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8.17% 。
“我们(创业)最早的时候内部就做了很多讨论 , 现在可以非常直接地说 , 我们不是一个纯粹的面板企业 , 我们是to B和to C齐头并进的一个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 ”刘自鸿曾这样定位柔宇 , “过去几年间 , 一直和团队在思考一个问题:柔宇究竟想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一名和刘自鸿有过接触的创业者表示 , 创新值得肯定 , 但创新的前提是要活下来 。 没有核心产品 ,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也无意义 。
目前 ,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 “财大气粗”的中国面板商已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 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华星光电也均供应或布局柔性AMOLED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