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贞生殖”这种独特的无性生殖形式真的存在吗?人类有可能进行孤雌生殖吗?( 二 )


“童贞生殖”这种独特的无性生殖形式真的存在吗?人类有可能进行孤雌生殖吗?
文章图片

蚜虫的孤雌生殖过程
另一方面 , 还有一条人工饲养的水蛇在八年不曾接触雄性同类的情况下生下了后代 。 它的身体也许决定了由自己来“掌握大局” , 通过孤雌生殖进行繁育 。
虽然这条蛇宝宝最终夭折了 , 但它的出现证伪了一项理论 。 该理论声称 , 雌性动物有在体内储存精子的能力 , 因此即使远离雄性同类 , 也可以借助孤雌生殖生育后代 。 但在此例中 , 这条水蛇已经多年不曾接触过任何雄性水蛇 , 精子在其体内根本不可能储存那么久 。
人类有可能进行孤雌生殖吗?
大多数借助人工孤雌生殖创造的哺乳动物胚胎都在妊娠期“胎死腹中” 。 一项在哺乳动物(小鼠)身上开展的实验显示 , 卵子要想成功发育成胚胎 , 来自父方的“贡献”至关重要 。 因为哺乳动物胚胎来自父方与母方的遗传物质必须正确结合 , 才能存活下来 。
“童贞生殖”这种独特的无性生殖形式真的存在吗?人类有可能进行孤雌生殖吗?
文章图片

加利福尼亚秃鹫
精细胞和卵细胞都有独特的基因印记 , 即特定基因在精子中不表达 , 只在卵子中表达 , 反之亦然 。 有30个基因印记仅在由精子提供时才会表达;同理 , 还有另外30个基因印记只有由母方提供时才会表达 。 由于缺少来自父方的基因印记 , 哺乳动物无法实现孤雌生殖 。
就算人类可以实现孤雌生殖 , 也只能生下女儿 , 因为女性体内不含Y染色体 , 自然无法将Y染色体传下去、产生男性后代 。
结论
当某个物种种群数量锐减、或雌性接触不到具有生育能力的雄性时 , 孤雌生殖便是该物种存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 因此就前文提到的秃鹫来说 , 孤雌生殖也许只是一种自然进程而已 。
【“童贞生殖”这种独特的无性生殖形式真的存在吗?人类有可能进行孤雌生殖吗?】科学家尚不确定这种“童贞生殖”现象的起源是什么 , 也不清楚有多少物种能够展现这一自然“奇迹” 。 显然 , 孤雌生殖还有很多谜团等待我们发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