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水第一本书电子版 牛年风水书籍电子版( 二 )


2008年8月,伴随济南府学文庙大修工程的收尾,在济南市博物馆安放多年的“铁牛”被重新请回它的原始出处——济南府学文庙院内 。鉴于“铁牛”在济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府学文庙为其专门建造了一座“铁牛亭” 。今年是铁牛重见天日后的第二个牛年,去府学文庙旅游的人们,别忘了去看看这头神乎其神的铁牛 。
【学风水第一本书电子版 牛年风水书籍电子版】金牛,最早藏在华不注山
一说起金牛,现在的济南人首先会想到金牛山 。在1988年之前,如今的济南动物园名叫金牛公园,名称源自公园内有一座金牛山 。在金牛山北侧,有个“金牛洞”,洞口附近有依传说而命名的金牛槽、金牛滩,洞中角落雕有见尾不见首的牛屁股(牛头石雕在金牛山南坡) 。此外,在金牛山旁边的广场上,还矗立着济南籍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创作的巨型雕塑“天下第一牛”,来游园的人都会在这里留张影 。
在《济南市天桥区民间文学集成》《天桥区志》等书的记载中,金牛和金牛山的传说故事能找到6个版本 。这些传说内容各异,但核心内容是“贪婪必遭恶报”,反映了老百姓扬善抑恶的朴素愿望 。如“苕瓜打金牛的故事”是这么说的:金牛山,很早以前并没有山名 。有一天,一个南方人从山前路过,发现山中有一个山洞,便好奇地走进去 。过了一个时辰,这位南方人走出山洞,到山下瓜地里,对种瓜人说:“你种的这些瓜我全买了,好好地种,等一百天我来收瓜 。”到了第九十九天,南方人还未来 。种瓜人沉不住气了,心里琢磨:“这么好的瓜,长老了,不好卖 。”于是,他将瓜摘下卖了 。第二天,南方人来了,一见成熟的瓜全没了,非常生气 。天黑以后,南方人顺手摘下一根长得未成熟的苕瓜,藏在山洞洞口附近 。到了半夜,突然一头金牛从山洞里冲出来 。南方人一见,便抄起苕瓜去打牛,结果只打下一只牛角,牛受惊后,直奔东方而去了,不见踪影了 。于是,人们将这座山叫做“金牛山” 。
尽管民间传说把金牛山的历史都说成是“很久以前”,但在元明清地方志记载中,尚找不到“金牛山”的名字 。直到1928年出版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中,才首次出现了金牛山的记载——“金牛山在县西北十里药山之南,现划为北商埠公园” 。鉴于金牛山的最早记载距今不过90多年,此地有关金牛洞及金牛的传说应该也不会太悠久 。
据考证,济南历史最悠久的金牛洞是在济南东北郊的名山——华不注山(俗称华山) 。此山又名金舆山,现存历城县志最早的刻本是明崇祯六年(1633年)刊刻的《历乘》,此书记载了济南近郊的六个著名山洞,其中之一便是金牛洞:“金牛洞,华不注山,相传内有金牛” 。据此推算,华山的金牛洞和金牛在济南至少已有400年历史 。
金牛洞在华山的何处?笔者十多年前曾到现场探访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笔者来到华山东坡,只见一块高约23米、宽22米的平滑巨石赫然斜躺在山脚下,中间一条天然裂缝使这块巨石看起来颇像两扇石门 。由于倾斜度很高,常人从巨石下面往上爬,往往到不了一半就被迫滑下来 。所以,游客只有从旁边迂回攀登,才能到达石门的顶部 。据介绍,这就是华山的“山门石”,也就是传说中的“金牛洞”洞口 。济南文史专家唐景椿先生编著的《华山胜览》一书中,收录了由他寻访记录的三个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华不注山的这块“山门石”,实际是金牛洞的山门 。门口有一株老杏树,每年杏成熟后,将树头朝着洞口方向,洞门就会打开 。有一个老财主看出了门道,他花高价钱买下了杏树,在一个夜晚把山门打开,见洞内有金牛正在磨金豆子 。他拼命把金豆装满口袋,临走时还把金牛卸下想牵回家 。就在走到洞门时,金牛突然挣脱而去 。老财主被永远关在了洞内 。金牛则在山神追赶下卧于荒草之中,化为华山东面的卧牛山 。此山为“齐烟九点”之一,明成化年间高中探花的王敕曾在此读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