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玩家共入棋局 2022年手机市场变数陡升( 二 )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OV之间旗鼓相当的态势有了略微转变 , 甚至vivo一度走到了OPPO前面 。
即便是vivo子品牌iQOO , 其早期以3000+元中端价位段起步 , 如今也走到了高端价格档位 。 新发布的iQOO 9系列 , 配备高通骁龙8移动平台和两颗5000万像素主摄等能力后 , 顶配版价格跃升到了5999元 。
更晚推出的S系列 , 也因为定位自拍能力 , 并做了一定价格下沉 , 快速成为支撑vivo销量的主力 。 其近期发布的S12系列 , 也将价位段从2000+元逐渐深入到3000+元 , 被视为是对vivo旗下旗舰X系列在中高端价位段的协同和补充 。
这背后也与OV两家目前所处的阶段有所差异有关 。
“OPPO在过往更多体现出的是一家以营销驱动为主的公司 , 实际上是在2020年后 , 尤其在2021年开始 , 各家头部品牌开始比拼技术厚度 , 行业进入了新的竞争势头里 。 ”林科宇向采访人员分析 , 在2021年内 , OPPO也还在经历通过对自身内部、对一加子品牌收归的调整动作 。 “实际上去年OPPO都在做整合动作 , 包括人员调整、产品线重新排布等 , 可以说2021年是OPPO重新休整、重新出发的一年 。 随着马里亚纳自研芯片和折叠屏手机的发布 , 意味着2022年OPPO将开始新的冲刺 。 ”
他认为 , 相比之下vivo由于没有经历过多的内部调整 , 年内主要还是在按照此前清晰的产品规划在部署 。 实际上其在国内的增长维持在个位数 。 但的确 , “以往X系列会兼顾中高端两边 , 价位段拉得很长 。 有了S系列后 , X系列可以专注针对中高端以上市场 , S系列则是补位X和偏低端Y系列的中间部分市场 , 这一带价位段内的需求量很大 , 因此S在线下中低端市场的进去渗透中 , 也在为vivo的ASP(客单价)提高带来很大帮助 。 ”林科宇如此表示 。
释放芯片能力
2021年对于所有头部手机厂商来说 , 最为关键的就是 , 悉数进入自研芯片可商用发展阶段 。 不止如此 , 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联合推出的垂直功能芯片(比如独立显示功能等)也被更多提及 , 比如iQOO偏年轻化的Neo5S系列 , 还提出了高通骁龙888和独显芯片Pro“双芯2.0”的理念 。
“芯片” , 看起来正在成为厂商们角逐高端市场的一把关键钥匙 。
但这依然是一个需要时间慢慢培养的过程 。 因此一定程度来看 , 虽然高喊着要冲刺高端 , 但是目前在华为之后 , 其他国产头部品牌的表现还是相对弱势 。
“目前 , 各家冲击高端的压力的确会比较大 , 因为突然高端市场份额让出后 , 各家也都还需要一定时间和机会进行沉淀 , 并且巩固自己在高端的形象 , 进而再抢占用户 。 ”徐起如此向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分析 , 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行业都认为高端机属于较为优质的蓝海市场 , 但主流品牌目前表现还没有达到预期的原因 。
vivo已经推出了代表自身能力的自研影像芯片V1 , 且发布在了商用的旗舰产品X70系列中 。 但其效应可能还没有明显体现出来 。
林科宇向采访人员指出 , 短期内 , 还没有看到vivo推出的自研影像芯片V1为产品销售带来的明显拉力 。 “我认为这更多是关联到 , 厂商如何把ASP拔高做的产品策略调整 , 同时对品牌形象带来技术能力方向的迁移 。 ”
具体来说 , 手机消费者过往从更多看品牌 , 到更注重产品体验 , 消费习惯会逐步走向理性 。 因此也更关注到具体技术特性 , 这也是OVM普遍看到的趋势 , 进而不断在芯片能力方面下功夫 , 并释放相关信息 。
“个人看好也很欢迎头部厂商不断推出新的技术 , 这对整个手机行业都会带来积极作用 。 ”林科宇表示 , 当然 , 这也并不是一两颗芯片就可以带来明显改变的 , 期间也需要不断推出芯片 , 逐步累积 , 才能为行业竞争带来更多积极的因素 , 与后端品牌差距进一步拉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