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中高端市场开年首战:重构硬件底层竞争秩序( 二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骁龙8 Gen1对外首次亮相的同时 , 与之提前展开合作的手机厂商已超过数十家 , 包括小米、vivo、iQOO、Redmi、realme、OPPO、一加、努比亚、中兴通讯、荣耀、黑鲨、索尼、夏普以及Motorola 。 如何释放芯片、显示等器件的性能和能效比已经成为头部厂商们在前期项目规划时间表上的一个重要议题 。
从各家厂商公布的研发费用来看 , 也可以看到这一趋势 。 小米预计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1000亿 , 芯片等自研技术是主攻方向 , realme则表示要将研发费用的70%转入高端产品研发 , OPPO则已经花费百亿至芯片团队的打造上 。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曾对采访人员表示 , 过去上游芯片厂商会把规格已经锁定的甚至完成第一次流片后的产品拿来和终端厂商合作 , 而随着工艺难度提升 , 这个时间已经被拉长 。 “第一次流片出来以后 , 手机厂商去聊规格是否适合 , 或者后期怎么改 , 如果这期间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 那么这一块的代价对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 。 ”
他认为 , 深入到前置芯片定义的阶段 , 并且根据厂商自身对于未来消费趋势变化对芯片层优化 , 现在就需要有所布局 。
与苹果的竞争刚刚开始
从国内市场来看 , 过去华为与苹果是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双雄” , 共同占据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 而现在 , 稳坐在高端牌面上的选手 , 仅剩下了一家 。
2021年12月27日 , 市场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月度国内手机销量监测数据显示 , 苹果2021年新品iPhone 13系列销量依旧处于高位 , 其中iPhone 13以约272万台销量连续二个月位居国内市场单机销量第一 。
但市场永远充满变数 。 1月7日 , 苹果Apple Silicon首席设计师、T2安全处理器开发者杰夫·威尔科克斯在职业社交网站上宣布离开苹果 , 重新加入英特尔 , 负责所有英特尔SoC架构设计 。 在外界看来 , 在苹果从英特尔处理器转向自主研发的关键时期 , 该公司失去了M1开发团队的领导者 。
此外 , 据高通透露 , 到2023年 , 苹果从高通采购的基带芯片将下降至其需求量的20% , 换言之 , 目前苹果自研芯片研发正处于重要验证时期 。 虽然威尔科克斯此前更多的是负责Mac电脑业务 , 但面对外部芯片公司的强力“挖角” , 苹果整体芯片的自研开发无疑在未来将会受到更大挑战 。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吴怡雯对采访人员表示 , 新一轮的洗牌中 , 技术优势和前瞻性的投入会让新的选手跑到前面 。 有规模、在供应链有良好口碑、以及在品牌建设上有投入有耐心的品牌 , 更容易赢得长期竞争的胜利 。
对于国产厂商来说 , 对硬件的底层技术投入只是个开始 , 但从趋势来看 , 国产厂商在硬件技术层面与苹果的差距相较于过去大大缩小 , 这也为未来的市场空间打下了基础 。
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师Ivan Lam表示 , 过去一年 , vivo在 500 美元至 599 美元价格区间的市场份额已从 2020 年 9 月的 10% 上升至 2021 年 9 月的 20% 。 而从华为独立出来的荣耀视苹果为榜样重新发起高端市场的进攻 , 小米也在 2021 年第三季度在高端市场表现良好 。
“470 美元至 630 美元(人民币3000至4000元)的细分市场为入门级高端细分市场 , 其中500美元及以上细分市场将成为所有中国OEM的下一个战场 。 ”Ivan Lam说 。
整体而言 , 2022年将是中国高端市场真正启动的一年 , 也是手机厂商们在技术领域向下扎根的一年 。
“深层次地洞察和满足用户需求 , 才是未来手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 ”胡柏山对采访人员表示 , 在六千元以上的手机高端市场中 , 苹果一家独大 。 而对于各大国产手机而言 , 短期的份额谁多一点 , 谁少一点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 关键在于谁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拿出与最顶级玩家对抗的能力 , 这是未来中国手机各品牌都想要追求的目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