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云计算、5G、AI等新ICT技术的快速发展 , 以及各种新业态的飞速落地 , 给物流行业发展带来诸多变化与挑战 , 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是大势所趋 。
一边 , 是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市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2020年达14.9万亿元 , 占GDP比重14.7% , 预计2025年将达到19.1万亿;
另一边 , 是物流成本高企: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相对发达国家高8%左右 ,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商业效率和效益 。
再加上社会老龄化、消费多元化、疫情常态化等因素 , 物流行业在大步向前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都需要加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过去几年数字孪生、大数据、AI、5G、云计算、机器人、区块链等新ICT技术不断融合 , 通过智慧化手段推动物流行业提质、降本、增效 。 与此同时 , 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也持续出台 , 例如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 。
以“新基建”的姿态 , 智慧物流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 现在 , 以过去大量的创新探索为基础 , 智慧物流进入“高位再进化”过程 , 四个让产业进一步走向成熟的趋势显现 。
横向上 , 日益复杂的物流要素下“去黑盒化”成为主基调
物流体系下包含着大量的业务要素 , 它们的叠加直接导致“黑盒化”现象严重 , 业务运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后果难以直接有效地全面管控 , 最终又造成成本、效率方面的问题 。
这时候 , 智慧物流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数据+算法决策代替经验决策 , 用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手段去打破“黑盒” , 在实践中 , 这又包括两个方面 , 即应对园区运营要素的复杂化和应对供应链要素的复杂化 。
首先 , 物流园区是物流运营的关键节点 , 过去很多园区高度依赖人力管理 , 随着园区人数与车辆增长、设备增多、能耗增加 , 传统的管理方式忽视了技术与人、车、货、场的协同 , 无法从全面整合、互联互通的全局视角去管理园区 。
解决方式 , 以华为为例 , 通过建设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统一的数字平台 , 向下以物联网、ROMA实现所有子系统的接入管理 , 向上以服务方式为应用提供数据与业务开放的访问接口 , 打造统一、开放、可灵活扩展的园区管理应用底座 , 在园区综合态势、车辆调度、运营安全、智慧仓储、货物管理、OWTB、综合安防、人员管理、资产管理、能耗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等智慧化应用方面 , 实现了互通、完整、及时的信息感知和决策体系 。
【让旅途中的货物,行走在数字世界】然后 , 与园区主要关注与运营有关的要素不同 , 物流任务在具体的供应链执行过程中还包含着大量需要协同的要素 , 商品、库存、车辆、路由、设备、订单等 , 它们同样有着十分复杂的协同要求 。
同样以华为为例 , 其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物流数字化平台 , 将上述要素作为数据输入基础 , 通过物联网平台、5G传输、云服务等技术感知并采集物流各环节的数据 , 传递给数据平台进行处理及可视化 , 实现了包含过程、风险、指标等内容的全程物流实时可视 。
此外 , 华为利用数据建模及分析对业务进行可执行的洞察与规划 , 辅助物流业务决策和处理问题 , 大大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信息散乱、人工经验判断差错、问题优化改善被动延迟等情况 。 对一部分确定性的物流业务 , 华为还能帮助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 。
最终 , 物流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对物流全流程的服务化、云化 , 做到了可视、可管、可控、可优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