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我国第一神童 , 9岁出版宇宙画册 , 受到鲁迅关注//----
众所周知 , 民国才子佳人辈出 , 文豪伟人无数 , 可谓是一个传奇的年代 。 但民国可不只才子佳人文豪伟人 , 那时代可不一般 , 盛产神童天才 , 一个比一个有才!\r\n
从神童走到科学家 , 江希张的人生完全是开了大外挂的 , 自小成名 , 成长之路金闪闪 。 \r\n
\r\n
江希张 , 字慕渠 , 清代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初二(公元1907年2月14日)生于山东济南原历城县的董家镇江家庄 。 江希张的父亲江钟秀 , 是一位私塾老师 , 母亲王崇孟上过私塾 , 后来曾就读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 在文化气氛浓厚的家庭环境里 , 父母的丰富学问和对子女有意识的培养 , 使江希张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 早早地走上成才道路 。 江希张刚满一周岁的时候 , 母亲开始教他识字 , 到了3周岁已经认识800多字;父母教他的100多首唐诗 , 江希张都能背诵 。 4周岁的时候 , 江希张学会写作诗文 。 童年时代的江希张就研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 \r\n
神童江希张 , 山东历城江明经钟秀子也 , 生有异秉 , 一二岁而识之无 , 三四岁能弄翰墨 , 五六岁能注释经书 , 不费思索 , 下笔千言 , 且可译成外国文字 , 旁及四体书法、医卜末技 , 亦不学而精至 。 道、佛、耶、回各教经典皆能解注其奥 。 即最近时务科学诸书亦可解其大意 。 非有宿慧 , 曷克如斯 。 \r\n
有一次 , 3岁的江希张和老爹出去玩 , 河边有个老人在钓鱼 , 那老者看到江希张聪明伶俐 , 和老爹说话出口成章 , 便出了个对联 , 考考江希张 , 上联是“钓鱼” , 江希张对上“放鹰” , 老者说再来一个下联 , 江希张看到树叶上有只蚂蚁 , 思索片刻 , 答道“救蚁” , 老者连连称赞 。 后来 , 老者把这个事情给山东管教育工作的陈荣昌说了 , 陈荣昌会见了江希张 , 聊了不久 , 便觉得这孩子将来毕生栋梁之才 , 便又把这事情给山东巡抚说了 , 巡抚孙宝琦也是同样会会江希张 , 现场测试了算数对子等等 , 江希张都是对答如流 , 孙宝琦把这事情又上报到朝廷 , 清廷批准江希张作为溥仪的伴读 , 由于当时的清朝已经快要灭亡了 , 统治者已经顾不上溥仪的教育了 , 此时便不了了之 。 \r\n
不过七岁的孩子思想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 所以准确的来说《四书白话解说》丛书不是他一个人的作品 。 此书是江希张在父亲的授意下 , 与其余几位读书人共同编写完成的 。 江希张占了一半 , 但是出版之时只署了他一人之名 。 \r\n
\r\n
后来 , 小江到了到了当时山东最厉害的泰安萃英中学上学 , 过了几年又高分考入北京汇文大学 。 二十岁的时候 , 小江还远赴巴黎求学 , 到了巴黎 , 小江却选择了学化学 , 曾经的写书的神童似乎走上了另一条路 。 \r\n
抗战胜利之后 , 江希张归国 。 此时的国家 , 正是发展重建的时期 。 于是 , 他一头扎进了我国化工研究的事业当中 , 并且以此为的一生奋斗的事业 。 \r\n
\r\n
退休后 , 他住在一幢西式老楼里 , 除了给热心向他请教翻译的年轻人提供帮助外 , 一切来访者 , 他都谢绝掉了 , 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 2004年初春 , 江希张先生去世 , 享年97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