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风水讲解 我国古代陵墓选址的风水情况( 三 )



秦始皇陵风水讲解 我国古代陵墓选址的风水情况

文章插图
秦始皇地宫想象图
2、唐乾陵
唐帝陵墓分布在渭水以北的乾县、醴泉、泾阳、富平、蒲城一线山区 。乾陵为唐高宗李治之陵,在乾县以北,依梁山而建 。梁山前有双峰对峙,高度低于梁山,乾陵墓室藏于梁山中,而利用双峰建为墓前双阙,使整个陵区显得崇高、雄伟,选址极为成功 。阙内神道两侧分立石柱、飞马、朱雀、石马、石人、碑、蕃酋群像、石狮等 。陵前共有三对阙,最外一对阙在山下神道南端,中间一阙在双乳峰,最后一阙在朱雀门前 。阙的形制是在夯土台上立木构的"观",在懿德太子墓内甬道壁画中可以看到这种阙的完整形象 。根据所存夯土台基,可知乾陵用的是三出阙,这是帝王的规制 。由于神道地势向上缓坡,加以两侧石刻与阙台的衬托,使陵山更为突出 。

秦始皇陵风水讲解 我国古代陵墓选址的风水情况

文章插图
唐乾陵
南面神道有阙二对,一称鹊台,一称乳台,现仅存穷土台,轮廓已不清,难以推测原貌 。乳台之北为望柱一对,再北依次为象、瑞 禽、角瑞、伏马、虎、羊、外国使 节、武臣、文臣,其中石刻人物神态各异,仍不失为较好的作品 。后陵在帝陵之后,规制稍小 。下宫及陵台前献殿已无遗迹 。
3、明十三陵
明太祖孝陵在南京钟山南麓,开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并始建宝城宝顶 。永乐以下诸帝,除景泰帝葬于北京西郊 外,其余十三帝都葬于北京北郊昌平天寿山麓,统称十三陵 。

秦始皇陵风水讲解 我国古代陵墓选址的风水情况

文章插图
十三陵
十三陵以天寿山为屏障,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形势环抱 。神道南端左右各有小丘,如同双阙,使整个陵区具有宏伟、开阔的气势,选址极为成功 。十三陵总神道稍有曲折,长约7km 。最南是5间11楼的石牌坊,建于嘉靖年间,坊北1km余是陵园大门(大红门),门内有碑亭,置神功圣德碑,亭外四隅有华表四 。亭北是石望柱,后有石兽12对,文武臣石人6对,再北是龙凤门 。由此至长陵之间约4km,神道途经山洪河滩地段,空旷无物,布局不如南京孝陵疏密得当 。十三陵以永乐帝的长陵为中心,分布在周围的山坡上,每陵各占一山趾,其陵门、享殿(棱恩殿)、明楼的布置大体参照长陵制度,而尺度则较小 。如长陵棱恩殿9间重檐庑殿,永陵为7 间重檐歇山,其他各陵都是5间 。配殿、长陵左右各15间,永陵9间,余陵5 间 。宝城,长陵径101. 8丈,永陵径81丈,其余丈尺有差 。
陵的布置,陵体称宝城,正前为明楼,楼中立皇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门 。明楼前置石几筵、二柱门,前为陵寝门,又前为棱恩殿、棱恩门 。各陵碑都设在陵门外 。
长陵的棱恩殿面积和故宫太和殿相近 。殿内有32根楠木柱,直径达1. 17m,高12m, 是现存古代建筑中罕见的 。

秦始皇陵风水讲解 我国古代陵墓选址的风水情况

文章插图
明长陵

秦始皇陵风水讲解 我国古代陵墓选址的风水情况

文章插图

【秦始皇陵风水讲解 我国古代陵墓选址的风水情况】
秦始皇陵风水讲解 我国古代陵墓选址的风水情况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