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的由来,四川省常被人们称为巴蜀大地这可能起源于什么地方


巴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域名称,指的是巴国和蜀国两个地方 。它的由来历史悠久 , 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
唐初,川东的蜀地,领有十二州,地势险要,自成一体 。唐高宗时,蜀地刺史僧敬福乘机扩张,将巴州、巴西、巴东、戎州等等并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 形成了以“蜀”称呼的地域 。
在唐朝时期 , 蜀地和巴地都是独立的行省 。蜀地的行省名为蜀州,巴地的行省名为巴州 。这两个行省相互独立,但彼此地相邻,因此被人们统称为“巴蜀” 。
随着中国历史不断发展 , 巴蜀这个称呼也不断在变化 。到了宋代,巴蜀成为一个省份,行省治所设在成都 。而到了明清时期,巴蜀则被划分为四川和重庆两个行政区域 。
总的来说,巴蜀这个地域名称的形成是因为蜀地和巴地的相互靠近和交往,渐渐地形成一个统称 。后来,巴蜀又成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域代称 。
四川省常被人们称为巴蜀大地这可能起源于什么地方传说在殷末 , 巴和蜀都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 。巴人有著名的“巴渝舞”,“歌舞以凌殷人” 。武王克殷后,曾封宗姬于巴,爵之以子 , 大概建国在汉水中游 。巴在春秋时和邻近的鄾、邓、申、楚等国都有交往,和楚还有婚姻关系 。但后来也被楚所并,为楚汉中郡 。在今四川东部涪陵地区当时还有一个枳巴,战国后期灭于楚 。秦在灭蜀之后 , 随即也灭掉建都江州(今四川重庆)的巴 。后又从楚夺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 。秦灭巴蜀,为进一步灭楚和统一六国准备了条件 。
四川在古代叫什么名字来着四川在古代叫巴蜀,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四川中部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 。所以 , 四川地区古称“巴蜀” 。
此时的巴蜀地区就有了“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 。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 。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 。“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 。
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 。大约相当于春秋时期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 , 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巴国和蜀国 。
因巴、蜀发生战争,秦国趁虚而入攻占巴国和蜀国 。后,设巴、蜀两郡 。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 , 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 。
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 , 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 。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 。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 , 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 。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 。蜀汉疆域包括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 。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 。不久 , 司马炎建立晋朝 。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 。
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 , 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 。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 , 樵纵 , 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 。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 , 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 。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 。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 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 。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 。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 , 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 。
总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 。在宋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 。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辖区除如今的四川、重庆外,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 。
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随后清军八旗屠川,康熙二十四年湖广填四川 。
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 。嘉庆元年(1796年) , 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 。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 。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 , 历称“湖广填四川” 。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

巴蜀的由来,四川省常被人们称为巴蜀大地这可能起源于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巴蜀的由来:
据传,处于人类史前期的上古时期 , 中国分为九州岛,四川盆地及其周围地区称梁州 。在这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其中以东部的巴人与西部的蜀人数量最多 。“巴”的本义为捕鱼者 , 或以鱼为主食的人 。
“巴”作为一个部落集团,最初活动在四川盆地的东部、北部 , 包括秦岭山脉,鄂西、洞庭湖地区 。“蜀”本义是高原之人 。蜀族原是羌族的一支,活动在岷江上游的册木峡谷之中 , 以狩猎、垦殖为生 。后来,其活动范围也顺岷江而下,进入成都平原 。
至夏商周时代(约为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 , 蜀族部落发展成一个方国,蜀作为部落集团及方国名称,就此固定下来 。巴、蜀两大部落在长期的演进中构成一个以地缘、血缘、文化传统为纽带的人文群体,他们生活的地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从此便以巴蜀作为地域的代称 。
“蜀”之释意
“蜀”的名称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 。蜀的祖先据说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入四川盆地,被称为氏族,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传说中最早称王的是蚕丛和鱼凫,以后是柏灌 。到了杜宇王朝 , 正是中国的西周时期;开明王朝则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期 。
公元前316年,秦国趁蜀国和巴国发生战争之机,派大将司马错率军南下,一举灭掉了蜀国和巴国,使四川地区统一于中华帝国的版图之内,古代蜀国的历史就此结束 。
此后 , 又因历代帝王都将统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设在成都 , 而成都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区的简称 。因此 , 三国时,刘备占据四川称帝,史称蜀汉;五代时 , 王建和孟知祥先后占据四川称帝,史称前蜀和后蜀 。
关于蜀名称的来历,史书记载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 , 蜀是一种形态象蚕、但能螫人的毒虫,因此"蜀"是商朝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 。
查找一个地名的来历第一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比如重庆
。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 , 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 , 统称“巴” 。相传夏禹王分华夏为九州 , 梁州所属就有"巴" 。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巴方"的记载 。郭沫若先生对此有诗赞曰:“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 。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 巴郡为其一 。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先后更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 。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 。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 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
巴山蜀地指的是什么蜀地指的是四川省
因为辖区秦时设蜀郡 。汉设益州部 。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 。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 , 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 。元时合并四路 , 设为四川行省 。
【巴蜀的由来,四川省常被人们称为巴蜀大地这可能起源于什么地方】四川,简称“川”或“蜀”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08°12′之间,东连重庆 , 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界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千米 。
巴蜀的由来,四川省常被人们称为巴蜀大地这可能起源于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特产美食:
川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史上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 。
川菜在口味上尤具独特风格,以味型丰富、变化多样著称 。川菜善用麻辣,但决不光是麻辣 。麻和辣只是川菜种基本味型的两种,其他种味型分别是甜、咸、酸、苦 。在这种味型的基础上经过调配变化,形成复合味型 。川菜调味的特点是突出主味,其制作方法是集中用味 。通常川菜把咸甜酸辣或麻辣集中用在一个菜上,再辅以它味,以使主味突出,如水煮牛肉、豆瓣鱼等 。
川菜的复合味型有多种,主要有咸鲜、家常(咸鲜微辣)、麻辣、糊辣、鱼香、姜汁、酸辣、糖醋、荔枝、芥末、甜香、椒麻、怪味等,丰富多样,花样百出 , 形成了川菜多味美味的独特风格 。这里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川菜中不同味型的菜,需选用不同的调料品种 。味型与其独特的调味品共生共存 。川菜菜系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风味菜、火锅、风味小吃五大类组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