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更爱表情包

综合编译 贾晓静
想想属于自己这个世代的“流行文化时刻” , 你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电影、赛事还是电视剧?虽然千禧一代的品位与Z世代很不同 , 但两代人都认为 , 他们最感兴趣的流行文化时刻来自互联网 , 特别是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表情包和短视频 。
在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看来 , 病毒般传播的表情包和小视频正成为“吸引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神奇公式” 。 该网站援引美国调查机构YPulse的最新研究称 , “动图和小视频是当下年轻一代最关心的流行文化” 。 约55%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 , 他们更关注社交网络上的小视频和动图 , 48%的千禧一代有相同的想法;紧随其后的流行文化形式是音乐——关注新专辑或新曲发布的Z世代占48% , 千禧一代占38%;电子游戏名列第三 , 48%的Z世代和33%的千禧一代表示 , 他们对新出的电子游戏感兴趣 。
疫情暴发后 , 表情包在社交媒体上的使用量激增 , 呈“爆炸式增长” 。 美国心理协会研究发现 , 有趣或可爱的动图有助于减压 , 增强人们应对疫情的信心 。 “在这个阴郁的时代 , 动图和短视频成为安慰剂 , 年轻人借助它们逃避现实 , 评论时事 , 跟上‘最前沿的流行动态’ 。 ”
17岁的利亚姆·赖尔是一名大四学生 , 也是狂热的表情包用户 。 他将表情包定义为“叠加文字的图像或视频” , 它们能够创建与某种情感的联系 , 反映时代精神 。 他告诉墨西哥“santafenew”新闻网 , 表情包有助于反映或嘲笑某些趋势 , 在某种程度上 , 它们可以被视为一种艺术 , “一种主要被年轻一代使用的艺术形式” 。
“互联网完善了它们 , 因为我们有了创造它们的模板和技术 , ”赖尔说 , “Z世代是数字原生代 , 我们把它们当成自己的东西 。 ”
“表情包可以说是Z世代特有的东西 。 ”最近从新墨西哥艺术学院毕业的阿德里安娜·拉格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运营一个表情包账户 。 她认为图形和视频可以成为“创造团结的沟通工具” 。
拉格称 , 虽然自己和同龄人喜欢的很多表情包会被其他年龄层的人误读或曲解 , 但它依旧是Z世代心中“最主流的文化现象”:从电子游戏到电视节目再到日常笑话 , 表情包与不同的主题结合 , 占据了讨论的中心 。
老一辈很难搞懂表情包的意思 , 也很难准确使用它们 。 赖尔认为 , 并不是网上所有的病毒式传播或有趣的东西都算表情包 。 老一辈倾向于将表情包归类为“表达单一情感的原型” , 这说明他们没有充分理解这种新时代产物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
在许多Z世代看来 , 即使是与他们年龄最接近的千禧一代 , 也可能无法透彻理解表情包的概念 。 “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概念的先驱 , 但Z世代广泛使用了这个概念 , 并将其带向不同的方向 。 ”赖尔说 。
《福布斯》援引美国心理协会的报告《重新定义流行文化》中的分析称 , 大多数时候 , Z世代是不可预测的 , 他们受社交网络而非流行事件驱动 。 作为“对照组” , 千禧一代非常看重“流行” , 比如 , 44%的千禧一代表示 , 他们这代人对电影的发行感兴趣 , 大约同样多的人对名人丑闻感兴趣 。 与Z世代不同 , 电视连续剧和重大体育赛事的首映或结局也是他们兴趣的一部分 。
如果某一事件涉及多重因素 , 如与政治相关 , 那么两个世代的参与度通常都很高 。 2021年1月美国总统大选期间 , 拜登和桑德斯的表情包在网上“霸屏” ,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表情包正在以新颖的可关联的方式 , 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新的概念和想法 , 促进了信息和思想的交流 。 用赖尔的话说就是 , 表情包填补了交流领域的某些空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