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纵筋绑扎连接算法梳理的第二篇文章( 三 )

(2)较高纵筋长度计算

较高纵筋长度计算如图11所示 。

图11

2、当配筋率>1.2%时

当配筋率>1.2%时 , 由于配筋太密 , 柱子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 , 第一批算法与配筋率≤1.2%一样 , 下面主要讲第二批纵筋的算法 。

(1)较低纵筋长度计算

较低纵筋长度计算如图12所示 。

图12

(2)较高纵筋长度计算

较高纵筋长度计算如图13所示 。

图13

(三)外侧纵筋伸入梁内1.5LabE且不过柱另一边

如果柱子截面太大 , 外侧纵筋锚入梁内长度部分没有过柱的另一边 , 所以 , 此截面与标题(二)情况类似又不相同 , 加了一个条件 , 柱子外侧纵筋锚入梁内部分必须≥15d , 如图14所示 。

图14

下面我们仍然分两种情况来讲解 。

1、当配筋率≤1.2%时

当配筋率≤1.2%时 , 不会考虑分两批锚入梁内 , 也没有20d这个长度 。 也分较低和较高两种情况 。

(1)较低纵筋长度计算

较低纵筋长度计算如图15所示 。

图15

(2)较高纵筋长度计算

较高纵筋长度计算如图16所示 。

图16

2、配筋率>1.2%时

当配筋率>1.2%时 , 由于配筋太密 , 柱子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 , 第一批算法与配筋率≤1.2%一样 , 下面主要讲第二批纵筋的算法 。

(1)较低纵筋长度计算

较低纵筋长度计算如图17所示 。

图17

(2)较高纵筋长度计算

较高纵筋长度计算如图18所示 。

图18

(四)不能锚入梁内外侧纵筋处理

前面标题(一)(二)(三)讲的都是外侧纵筋锚入梁内情况 , 但是现实工程中多数情况柱子宽度都大于梁宽 , 这就造成一部分外侧纵筋没法锚入梁内 , 如图19所示 。

图19

那不能锚入梁内纵筋如何处理呢 , 这时候节点4就派上了用场 , 如图20所示 。

图20

从图20可以看出 , 如果板厚大于100 , 外侧纵筋也可以锚入板内 , 算法与前面锚入梁内算法一样 , 但是 , 如果我们碰到的工程板厚小于100 , 就必须锚入柱内 , 下面介绍必须锚入柱内的外侧纵筋长度 。

还有一点需要解释一下 。 节点4为什么会出现两层纵筋 , 我想是在角筋出现并筋的时候 , 如图21所示 。

图21

下面我们分别计算这两层纵筋

1、第一层纵筋长度计算

第一层纵筋我们计算弯折柱内8d这根长度 , 也分较低和较高两种情况 。

(1)较低纵筋长度计算

较低纵筋长度计算如图22所示 。

图22

(2)较高纵筋长度计算

较高纵筋长度计算如图23所示 。

 图232、第二层纵筋长度计算

第二层纵筋我们计算弯折柱内边这根长度 , 也分较低和较高两种情况 。

(1)较低纵筋长度计算

较低纵筋长度计算如图24所示 。

图24

(2)较高纵筋长度计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