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这块“臭豆腐”真香?社科院:2025年可能“吃不成”了

楼市这块“臭豆腐”真香?社科院:2025年可能“吃不成”了

----楼市这块“臭豆腐”真香?社科院:2025年可能“吃不成”了//----

楼市这块“臭豆腐”真香?社科院:2025年可能“吃不成”了


今天看到一个问题很有趣 。

一个工厂生产的鞋子卖不出去 , 你会不会号召其他人多买鞋子 , 救活这家工厂?

想必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做 。

换个情境 , 农民伯伯种的苹果、橘子、西瓜、柚子滞销 , 你会不会略尽绵薄之力帮帮农户?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伸出援手 。

深究起来 , 工厂流水线老板投入了重金 , 也有工人付出了汗水 , 与农民的辛劳耕作并无本质不同 , 大家都是生产者 。

虽然鞋子是耐用品 , 农作物是易消耗品 , 但两者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

鞋子尚且如此待遇 , 更不用说房子了 。

推及到房地产 , 假如开发商房子滞销卖不动 , 二手房挂出去没人买 , 巨量库存积压 , 房价飞流直下 , 这个时候 , 大家非但不会感到丝毫惋惜 , 反而都会拍手称快吧?

我想 , 这也许是人们给自己的消费行为筑起了一道“道德壁垒” 。

农作物、鞋子、房子都是商品 , 但是 , 千百年来的文化沉淀下 , 社会天然具备“悯农”情结 , 对不劳而获的囤地炒房者 , 总是用“投机钻营”一类的贬义词来形容 。

事情的“微妙之处”就在这:一堆人看不惯房地产 , 买房、炒房、卖房的时候却喊着“真香” 。

今天看到一个比喻 , 房地产就像“臭豆腐”:闻起来臭 , 吃起来香 。

闻起来有多臭?大家都在防着它 。

1 , 央媒最近反复发声 。

经济日报1月9日发文称:所谓“放开落户是为了找人接盘房地产” , 这种浑水摸鱼的言论站不住脚 。

细品这两个词:浑水摸鱼 , 站不住脚 。

印象中 , 这样的用词是很少出现的 , 最近不少城市都在放松购房门槛 , 这个时候用略显严厉的措辞 , 可以看作“对市场预期的纠偏” 。

2 , 各个城市坚定表态 。

前段时间深圳业主联合涨价 , 市住建局发表通告警告、约谈、暂停网签 , 还可能会加入到名单里 。 唐山最近发布42个月限售 , 标题中“打击炒房”4个字异常醒目 。

深圳是因为取消“豪宅税”导致二手房价上涨 , 唐山是因为房价连续领涨全国 , 给楼市降温的姿态必须要有 。

吃起来有多香?所有人都食髓知味 。

1 , 卖地收入“真香” 。

2019年全国50大城市合计卖地共4.41万亿 , 同比上涨19.33% , 刷新了历史纪录 。

部分城市的卖地收入超过2000亿 , 其中属杭州最多 , 达到了2836亿 。 其余像上海卖地1992亿 , 广州1864亿 , 苏州1850亿 。

共有35个城市卖地已经超过500亿 , 刷新历史记录 , 68%的城市卖地金额同比上涨 。

要知道 , 2019全年各地调控次数达620次 , 密集的调控压力下 , 卖地收入不减反增 , 大有“闷声发财”的感觉 。

2 , 财富深度捆绑房产 。

中泰宏观之前发过一个报告 , 名字叫《消费沉浮:成也地产 , 败也地产》 。

截至2016年底 , 我国居民部门总资产有358万亿 , 其中有164万亿是房产 , 占比高达46% , 接近居民总资产的一半 。

2008-2016年间 , 居民总资产增量中 , 有45%是房产贡献的 , 相比之下 , 金融资产只有180万亿 , 其中一半以上是现金和存款(94万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