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腊八节的打开方式有哪些?

转眼间 , 又是一年腊八节 。 喝腊八粥、制作点腊八蒜……关于这个节日 , 可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
民俗专家王娟日前在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腊八节人们常吃的饮食有腊八粥、腊八面等 , 也有的地方会喝“腊八酒” 。 腊八节到了 , 过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了 。
腊八节与“腊祭”习俗有关?
腊八节 , 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 又称为“佛成道节”等 。
也有说法称 , 在中国古代 , 一些地方很早就有与“腊”相关的“腊祭”习俗 , 时间在腊月 , 具体日期并不固定 , 这种习俗后来被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
过腊八节 , 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 几经演变后 , 腊八粥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 。 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 , 谓之腊八粥 。 ” 
当然 , 煮腊八粥 , 不同地方的人家使用的材料可能略有不同 , 但基本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等 , 再加点红豆、花生或者葡萄干之类的 。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 , 有好几种说法 。 ”王娟介绍称 , 其中有个故事 , 告诉人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 , “相传以前有个人 , 浪费了很多粮食 , 他身边的人觉得可惜 , 便悄悄收了起来 。 ”
豆子、米……收起来的粮食有各种类型 。 到了年末 , 浪费粮食的这个人家里没米下锅 , 就把这些积攒的粮食放在一起煮粥 。 此后 , 这家人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
“有的地方会在腊八粥里加入一些香菇或蔬菜 。 但总的来说 , 煮腊八粥用到的食材一般比较多 , 得有十来种 , 多的时候可能有十几种、二十多种 。 ”她表示 。
除了喝腊八粥 , 还有哪些习俗?
包括喝腊八粥等各种饮食习俗在内 , 腊八节可能承载着很多人温馨的记忆 。
曾有老北京人回忆 , 自己小时候 , 熬腊八粥一般在腊八节那天凌晨四点左右 , 粥里要放一点青丝红丝 , 或者红白糖 , 三四个小时过去后 , 煮好的粥香甜可口 。
“以前家里的长辈过腊八节很认真 , 会给大家准备腊八粥 , 还要提前泡腊八蒜 , 比较有仪式感 。 ”提起过腊八节的经历 , 程女士这样对采访人员说道 。
的确 , 在腊八节 , 具有象征性的食物还有腊八蒜、腊八面等 。 人们挑选上好的大蒜 , 用醋泡好 , 等到了除夕吃饺子的时候 , 蒜已经变成了漂亮的绿色 。
“另外有说法称 , 蒜和‘算’谐音 , 这也在提醒人们 , 年底就要到了 , 有欠款或者账目盈亏 , 要及时计算清楚 。 ”王娟说 , 也有的地方会在腊八节这一天喝“腊八酒” 。
每个人都是传统节日的“载体”
俗话说 , “小孩小孩你别馋 , 过了腊八就是年” , 这个节日的到来 , 意味着年近了 , 人们为过春节做着准备 , 忙得不亦乐乎 。
“传统节日 , 为人们提供了家庭之间相互联系、维系亲情的一种渠道 。 ”王娟认为 , 在准备过节的过程中或者过节时 , 人们深化了“家”的传统观念 , 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
对节令饮食、民间习俗 , 或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 也有不少是通过传统节日来实现的 。 在王娟看来 , 我们应当重视传统节日 , 通过过节去感受节日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
她认为 , 要重视当前人们的精神与生活需要 , 将传统节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这些节日的‘载体’ , 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